谢谢你 “疫”线社区工作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社区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24小时全力应战,一户接一户摸排、一轮又一轮核酸、一天接一天站岗值守……以实际行动织密“基层防控网”,尽最大努力保障居民生活健康安全。
哺乳妈妈的坚守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等你回来再睡觉。”这是姚薇每天都能接到的电话。姚薇是科教新城鹊桥社区工作人员,也是一位处于哺乳期的二胎妈妈。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每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凌晨出门、深夜回家,已经成为常态。
在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中,负责信息录入的岗位临时出现了空缺,姚薇及时补了上去。为了不影响检测登记工作的开展,也为了节省防护服,她默默忍受着涨奶的疼痛,硬是坚持到了晚上八点检测结束。平时,姚薇除了负责核酸检测点位的信息联络工作,还需要排查社区内行程码带星号的人员,“微信消息经常是999+的状态,但总想着能做一点是一点,忙起来上厕所都没有时间。”这段时间,姚薇没有请过假,也没有推脱过工作,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姚薇告诉记者:“我只是社区工作者中普通的一员,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家里都有孩子,都是早出晚归。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是我们的职责。”
同时,姚薇的父母也投入了战“疫”工作中。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参与了科教新城每一轮区域核酸检测的志愿工作,她的母亲作为楼栋长,需要不厌其烦地扫楼、统计信息。“好在家里人都比较支持和理解,老公负责在后方照顾家庭,让我可以放心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姚薇说。
伉俪夫妻并肩抗疫
“我这边今天带星居家隔离人员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已经做好了,你那边工作顺利吗?要注意休息啊!”昨天上午,双凤镇庆丰村党委书记马健趁工作之余,给妻子李红打了个微信视频,叮嘱对方注意劳逸结合,做好个人防护。
李红是双凤镇凤雅社区党委书记。疫情防控期间,两人每天都忙碌在基层一线。不同的地点,一样的坚守,两人用同心抗疫诠释别样的浪漫。
“用两个字来形容最近的个人状态,那就是酸爽。”李红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凤雅社区有1900户家庭,且不少集中居住小区是开放式无物业小区,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她积极奔走,发动居民小组长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进一步织密疫情防控网。
夫妻两人在工作中都比较要强,接到区域核酸检测任务时,都是第一时间连夜行动,做好采样点布置和物资准备工作,并将开展核酸检测通知到户,确保核酸检测规范,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我们俩都是党员,守护家园,我们一定会带头冲在一线。”李红说,令她欣慰的是,两个孩子在这段时间成长很多,居家学习的表现都非常不错,也非常支持他们的工作,这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充满动力。
术后初愈重返岗位
倪樱花是浏河镇河北社区的工作人员,昨天,正在采样点上维持现场秩序的她,因为下雨鞋子已经湿透。她告诉记者:“早上4点20分起床,刷牙、洗脸,几分钟搞定后就从浮桥冲了出来。”
工作时的倪樱花风风火火,什么事情都冲在第一线,其实她现在还需要多休养。因为肾囊肿、肾结节,她在去年12月底刚做了手术,但本轮疫情发生后,从2月14日起她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一个多月来仅休息了一天。最近,倪樱花还经常出现偏头痛,疼的时候就敲几下头,到了晚上疼痛更加明显,有时都无法入睡。此外,倪樱花还要对特殊人群进行排摸,最近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她表示:“社区工作人员都一样在坚持,我也不能搞特殊。”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早出晚归的倪樱花连孩子的面都见不上。大的孩子已经上小学,倪樱花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倪樱花表示,心里有点内疚,但家里人都很体谅她,她也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尽自己所能助力疫情防控。
战“疫”父子兵
“你好,请出示行程码和苏康码。”每当有汽车或电动车出入小区时,一位穿着红色马甲的中年男子都会认真地检查。这位男子就是中荷村党委副书记费卫东。在本轮疫情发生之初,费卫东和村里的其他干部以及党员志愿者,始终冲在防疫第一线。在前期开展的几轮区域核酸检测中,他主要负责中荷村日间照料中心点位的各项工作。每次接到上级任务后,他就组织人员连夜开始做准备,等全部工作完成后,往往都已经到了凌晨。这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简单休息两三个小时之后,在第二天早上5点又准时出现在点位上。
费卫东的儿子费子晔,是沙溪镇西市社区副主任,同样是冲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昨天中午11时许,记者在沙南西路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各个点位上的防疫志愿者送午饭。他表示,这些日子很少与父亲见面,有时候他深夜回去了,父亲还没有回家;有时候父亲凌晨回到家,他还在岗位上。
记者了解到,2月20日是费子晔的生日,2月27日是费卫东的生日。家里人本想为他们过个生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饭。然而,那些天正是防疫比较紧张的时期,为了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工作,父子俩在各自生日当天都没有回家,始终坚守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