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打造“智慧口岸” 促进检验检疫一体化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5-11-27
  太仓检验检疫打造“e检口岸”,助力“一带一路”智慧通道。11月19日至20日,国家质检总局“看一带、走一路”2015“一带一路”质检行活动,走进太仓港口岸进行调研。
  在太仓港最高点,一幅壮阔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一堆堆整齐码放的木材如口岸的人工森林,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在港口往来穿梭。太仓检验检疫人员通过“e检通”移动执法终端现场受理报检、现场查验、现场放行,实现“即查即放”,单票业务办理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到10多分钟。在太仓港信息中心,记者看到,企业可以远程在太仓港“单一窗口”一站式申报,一次获取检验检疫执法信息,足不出户,一键搞定,仅需数秒。“e检口岸”的建设,是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口岸部门职能的融合、流程的整合、资源的整合、功能的综合,提升口岸物流的现代化水平,实现“简化手续、简化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提高监管效能”的“两简化、两提高”目标。
  此举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据了解,太仓检验检疫和海关部门在接受申报和实施监管、查验、放行各个工作环节,建立和实施“三个一”、“三互”工作机制,关检联手,同步作业,即查即放,有效加快通关速度。该市一家企业的报关员说:“我们所有的进出口数据通过‘e检通’系统进行申报,我们工作量没有任何增加。因为企业诚信好,风险低的货物还实现了即报即放。”
  “我们的进口木材业务早已度过‘上量’阶段,需要往‘提质’的方向努力。”太仓港口岸集中查验中心查验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太仓口岸进口木材结构显著优化,集装箱装运入境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熏蒸处理的板材进口量连年攀升。
为保证年增长率超20%的装运进境板材的集装箱“快验快放”,2012年,太仓口岸建立了集装箱快速查验设备的集中查验中心。
  目前,所有集装箱到查验中心集中开展现场查验,现场查验完成后,按照后续内容再次按照货物的分类到指定场所开展下一步工作,等所有检验检疫工作完成后,再统一放行。查验中心整合太仓口岸监管资源,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效缓解了太仓港日益增长的箱量与查验人员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在检验检疫局内部形成分段实施、点点对接、环环相扣的封闭式行政执法体系。
  太仓口岸在江苏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通过单一平台,一次性提交标准化的数据和单证,实现“一次申报、信息共享、并联办理”,深化推进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实现关检“三个一”。太仓检验检疫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单一窗口”对接“e检执法平台”,实现口岸物流、政企信息流、监管业务流、生产服务流的高度融合,依托互联网,实现跨越时空的物流运输、港口装卸、政府监管、企业生产等的高度协同,以此来打造“e检口岸”,推进太仓港从传统口岸向“智慧口岸”的转变,促进“互联网+物流”的进程,为“一带一路”打造“智慧大通道”。(李楠 记者 刘少树)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