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亲,好家风代代传 描绘家庭幸福的温馨画面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黄潘琦
时间:2015-10-29
“我是在不幸中享受着幸福家庭的生活,说不幸,老伴是离休干部,他在1998年就去世了,在我需要陪伴的时候却没有伴了。说幸福,我有5个子女,5个孙子女,孙辈有4个结婚了,生了孩子。我们这个大家庭有20多口人,我享受着孩子们带给我的天伦之乐。”10月27日,记者到胡瑞珍老人家里采访,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空巢”,但老人却一点也不孤单,生活过得很充实。今年胡瑞珍家庭还被市委老干部局评为12户和谐幸福家庭之一。
学唱歌、学书法、去旅游,胡奶奶忙并快乐着
“80岁以后,我自己就不做饭了,我去女儿家吃。她家就在我对面住,很方便。”胡瑞珍说,就在记者预约采访的当天,胡奶奶让记者上午去采访,下午她还要去老干部学校学书法呢。虽然年纪大了,但胡瑞珍还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学唱歌、学书法等等,忙并快乐着。就在今年重阳节,胡瑞珍参加演出被子女拍成视频传到了在外地工作的外孙那里,外孙夸胡瑞珍说:“真羡慕外婆的晚年生活,特别精彩!”
胡奶奶的儿女有两家在苏州,两家在太仓,一家在浏河,每年春节一大家人在太仓团聚一次,清明扫墓在苏州团聚一次(胡瑞珍老伴安葬在苏州)。17年来,儿辈们从来没人缺席过年夜饭,一大家人感受着最温暖的亲情。胡瑞珍说:“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美美,晚辈对我都很孝顺。”今年,胡奶奶的儿子辈有7个人退休了,有了时间,经济上也比较宽裕,胡瑞珍一家组成10人家庭团队,每年集体旅游一两次,到现在已经游了北京、桂林、香港、台湾、韩国等地,一路上有说有笑,开心得不得了。今年,胡瑞珍一家去曲阜、泰山、威海和蓬莱旅游,胡奶奶亲自提笔写了一篇《记住乡愁》刊登在今年6月23日的《太仓日报》上。
不攀比、很朴素、尊长辈,个个受好家风熏染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胡瑞珍家客厅桌子的玻璃底下压了一幅字:家事糊涂 学会宽容 生活简单就是享受。胡奶奶说这是她的座右铭。“体谅到他们工作忙,我一般很少依赖子女。但是,我没有后顾之忧,有什么事,子女都会一呼百应。”胡瑞珍说,子女们很孝顺老人,胡奶奶就是大家庭里的“一宝”。大儿子说:“见我妈要预约,我妈忙,生活很有规律,我们去反而打扰到了她。”子女们说:“不要看我们平时各过各的,一有事情,都是互相照顾。”
前几年,胡瑞珍血压高,在大儿子家住了半个月,大媳妇是医生,把胡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儿子和女儿家里有什么事,也是互相照顾着。“在我心里,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媳,我都一样看待。”胡瑞珍说。
其实,说起教育子女,胡瑞珍也没有特别的家训什么的。她说:“我们是革命家庭,我17岁就参加工作了。我们家旧的风俗习惯都没有,儿子和女儿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的。我女儿嫁出去时没有收彩礼,在生活中我们不攀比,艰苦朴素。”胡瑞珍的婆婆是山东人,曾经来太仓生活了10年。婆婆爱吃面食,爱吃大蒜,胡瑞珍都很尊重老人家的生活习惯,一家人相处很是融洽。婆婆80岁的时候,胡瑞珍夫妇送老人回山东,家里几个孩子互相照顾,兄弟姐妹关系融洽。
如今,胡瑞珍的孙子辈都大学毕业了,还出了2个硕士研究生,“一个大家庭受到好家风的熏染,和谐幸福的生活一定会代代传承下去。”胡奶奶对记者说。(记者 杨拴明)
学唱歌、学书法、去旅游,胡奶奶忙并快乐着
“80岁以后,我自己就不做饭了,我去女儿家吃。她家就在我对面住,很方便。”胡瑞珍说,就在记者预约采访的当天,胡奶奶让记者上午去采访,下午她还要去老干部学校学书法呢。虽然年纪大了,但胡瑞珍还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学唱歌、学书法等等,忙并快乐着。就在今年重阳节,胡瑞珍参加演出被子女拍成视频传到了在外地工作的外孙那里,外孙夸胡瑞珍说:“真羡慕外婆的晚年生活,特别精彩!”
胡奶奶的儿女有两家在苏州,两家在太仓,一家在浏河,每年春节一大家人在太仓团聚一次,清明扫墓在苏州团聚一次(胡瑞珍老伴安葬在苏州)。17年来,儿辈们从来没人缺席过年夜饭,一大家人感受着最温暖的亲情。胡瑞珍说:“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美美,晚辈对我都很孝顺。”今年,胡奶奶的儿子辈有7个人退休了,有了时间,经济上也比较宽裕,胡瑞珍一家组成10人家庭团队,每年集体旅游一两次,到现在已经游了北京、桂林、香港、台湾、韩国等地,一路上有说有笑,开心得不得了。今年,胡瑞珍一家去曲阜、泰山、威海和蓬莱旅游,胡奶奶亲自提笔写了一篇《记住乡愁》刊登在今年6月23日的《太仓日报》上。
不攀比、很朴素、尊长辈,个个受好家风熏染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胡瑞珍家客厅桌子的玻璃底下压了一幅字:家事糊涂 学会宽容 生活简单就是享受。胡奶奶说这是她的座右铭。“体谅到他们工作忙,我一般很少依赖子女。但是,我没有后顾之忧,有什么事,子女都会一呼百应。”胡瑞珍说,子女们很孝顺老人,胡奶奶就是大家庭里的“一宝”。大儿子说:“见我妈要预约,我妈忙,生活很有规律,我们去反而打扰到了她。”子女们说:“不要看我们平时各过各的,一有事情,都是互相照顾。”
前几年,胡瑞珍血压高,在大儿子家住了半个月,大媳妇是医生,把胡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儿子和女儿家里有什么事,也是互相照顾着。“在我心里,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媳,我都一样看待。”胡瑞珍说。
其实,说起教育子女,胡瑞珍也没有特别的家训什么的。她说:“我们是革命家庭,我17岁就参加工作了。我们家旧的风俗习惯都没有,儿子和女儿在我们眼里都是一样的。我女儿嫁出去时没有收彩礼,在生活中我们不攀比,艰苦朴素。”胡瑞珍的婆婆是山东人,曾经来太仓生活了10年。婆婆爱吃面食,爱吃大蒜,胡瑞珍都很尊重老人家的生活习惯,一家人相处很是融洽。婆婆80岁的时候,胡瑞珍夫妇送老人回山东,家里几个孩子互相照顾,兄弟姐妹关系融洽。
如今,胡瑞珍的孙子辈都大学毕业了,还出了2个硕士研究生,“一个大家庭受到好家风的熏染,和谐幸福的生活一定会代代传承下去。”胡奶奶对记者说。(记者 杨拴明)
责编:黄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