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漫评丨高温下的守与护,责任与真情的交融
漫画:《高温下的守与护,责任与真情的交融》
近日,全国多省市气温持续攀升,南方多地受大暴雨侵袭,洪水和其它地质灾害的风险不容小视,炎炎夏日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酷暑之中,广大劳动者坚守岗位,用辛勤的汗水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守卫着一方平安。他们不仅是城市的守护者,更是民生保障的有力支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风雨兼程守职责,烈焰下的劳动者倍需关爱。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电力供应、交通出行、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烤验”,然而,令人惊叹的中国效率得以再次展现,这背后,离不开一名名劳动者无怨无悔的辛勤劳作。电力工人穿梭在电网之间,确保每一度电都能安全送达;交警站在滚烫的路面上,指挥着车辆有序通行;外卖小哥奔忙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千家万户送去温热的饭菜;环卫工人顶着烈日,守护着城市的清洁......劳动者是城市的一份子,他们不避酷暑、挥汗如雨,是职业和岗位所系,也是社会运行所需。他们的工作因为高温和恶劣天气更加艰辛,应该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感谢,也应该思考和落实如何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与福利,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关怀与尊重。日前,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广东五省(市)总工会按照属地原则,向12家头部平台企业发出高温天气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公开提示函,为劳动者们的高温权益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很多用人单位也在主动统筹部署防暑事宜,不少施工现场采取了调整一线作业人员作息时间、配备应急药箱等防暑措施,确保工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施工安全。
尽心竭力护民生,用心作为展现为民情怀。面对持续高温带来的压力,江苏各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民生保障的坚定承诺。细微之处见真情,苏州地铁部门设置了60个纳凉区,不仅配备座椅、书报外,还提供了蒲扇、饮用水、驱蚊用品等贴心小物件。镇江西津渡街区开放人防纳凉点,为市民、游客提供无线网络、有线电视、报刊、桌椅等“避暑套装”。宿迁部分博物馆将周末开放的时间延长到晚上九点,方便市民参观游览。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许多双职工家庭面临孩子无处安放的困境,各地纷纷开设爱心暑托班,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暑期活动场所,还通过安排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让他们的暑期生活更加充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高温下的种种贴心举措,不仅是对当前民生需求的即时响应,更是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深远布局。通过关注并解决高温下市民生活的具体问题,不仅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细致担责任,积极应对高温“新常态”。2024年7月4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2023年是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我国平均气温也创下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新高。然而,升温的脚步并未停歇,据气象专家预测,2024年全球的气温有可能再打破2023年的纪录。气候变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影响深远且复杂。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发挥积极作用。从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再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力量。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气候变化的应对中来,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公众应增强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以汗水浇灌城市,以责任铸就安宁。心手相牵,共克时艰,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能绽放出幸福与希望的光芒。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