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河浜变成景观河 双凤镇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环境
徐泾河从太仓市双凤镇穿镇而过,是双凤镇的一条主干河道。然而,两年前的徐泾河,却不是今日这个容颜。徐泾河的水质从2011年起不断恶化,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大量被倾倒入河,致水系不畅、长期堵塞,天气炎热之时臭味刺鼻,时间一长,沿河而居的村民称之为“臭河浜”。针对这种情况,沿岸村民纷纷向村“两委”提出整治徐泾河的诉求。
双凤镇党委、政府接到凤中村“两委”的情况反映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赴现场调研。经过研究,镇政府确定了徐泾河整治方案:由镇政府统一拟定整治规划并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凤中村负责按照规划方案要求落实施工任务,最后由镇政府负责验收。
历时5个月的徐泾河治理工程启动后,重点对河道作了疏浚、清淤、加深,对沿岸镇区老街的污水管网进行了修缮,对近岸地带进行了绿化、美化,使“臭河浜”变成了“景观河”。随后,相关村还专门组建河道保洁员队伍,将徐泾河纳入长效管理的轨道。
2012年以来,双凤镇对全镇范围内的河道进行了全面排查,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盘棋”。镇政府先后投入资金1900万元,疏浚河道26条;建立16个标准公厕,新增、更换垃圾桶800余个,新增各类垃圾清运车辆6辆,完成压缩垃圾清理14000多吨;拥有保洁员99名,保洁长度119.86公里,沿河多村实现全村保洁,从根本上扭转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2013年,双凤镇又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水乡明珠,美丽双凤”的总目标,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双凤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得到了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双凤镇的面貌正在发生更好更快的改变。
【记者点评】
在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太仓市各地普遍掀起全面整治农村综合环境的行动,而“政社互动”的深入发展,使各镇(区)党政组织找到了整治农村环境的新途径、新方法。双凤镇党委、政府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对包括徐泾河在内的全镇农村环境进行了有效整治。在这里,政、村之间的权利义务边界划分清晰,政、村分工明确,政府、村“两委”与村民之间形成的良性互动关系得到了鲜明展现。(庄超)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