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乡村之美】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这段话出自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乡村既是农业生产的空间载体,也是广大农民的家园故土。无论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是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都需要我们把乡村建设好,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指出,“让乡亲们过好光景,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就要把这件事情干好,不断交上好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持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特别是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面貌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从村村通公路到互联网进村入户,从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厕所革命”到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从改造老旧房屋到建设活动广场、养老服务中心……经过不懈努力,今天,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人们出行、上网、购物、寄快递、求医问诊等日常活动越来越方便。随着乡村球赛、乡村阅读季、戏曲下乡进村等文体活动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身边,今天的乡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许多乡村在整治人居环境后,依托本地的好山好水、民俗风情等独特资源发展“土特产”、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逐步摸索出因地制宜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也让美丽乡村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统筹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调研,就前往陕西延安、河南安阳察看乡村发展情况。在此次考察不久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建设农业强国、加强“三农”工作作出系列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结合本地乡村建设实际情况,运用好已有先进经验,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
新闻中心
更多-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