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波逐浪 砥砺前行 高水平构建“水美太仓”现代化图景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俞群艳 时间:2025-03-22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Glacier Preservation”(冰川保护)。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我国纪念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太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做好城市水文章,提升群众幸福感,市水务局步履铿锵、笃定实干,高效构建现代化水网、坚决夯实水安全保障、深入实施水环境治理、持续丰富水生态内涵,以民生为本,以发展为先,以河湖为脉,以实干执笔,构筑“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湖环境,奋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水务答卷”。

  确保安全度汛

  筑牢平稳度汛“防护堤”

  筑牢防汛“安全堤”,打赢度汛“主动仗”。

  苏州港太仓港区桩基护岸试点工程属省水利重点工程。目前,太仓港区桩基护岸试点项目已完成全部101根桩基施工和桩前软体排铺排工作。该项目是探索长江河势控制、护岸治理新技术方案的试点工程,对打造长江流域全国首个超深水大流速环境桩基护岸试点工程样板,建设“水运江苏”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将为太仓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并为长江重点岸段的崩岸治理和码头建设维护提供经验。

  目前,太仓修编印发了防汛抗旱、防御台风、特大暴雨防洪避险预案,推进25个苏州市级防汛要害点位和33个积水问题点位整改;全市村(社区)建成简易雨量监测设备134台。去年,我市成功应对梅雨期七轮强降雨及台风“贝碧嘉”“普拉桑”;全市主要通江口门累计调度2975闸次,引水18.56亿方,排水26.88亿方,确保防汛安全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除防汛排涝期间,全年365天不间断引调水,共补水约5.6亿立方米,经过长期的活水畅流,城区河道水质基本保持在III-IV类。同时,重点完成堤防抢险培训和管涌应急科目演练,提升防汛防台救灾应急队伍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全面提升暴雨洪涝临灾应对能力。

  推进项目进程

  重大工程刷新“进度条”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太仓,全市重大水利工程也在和煦春日中持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嘉太给水、污水管道互联互通新建项目,已被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重点项目。整个项目北起太仓市上海东路娄江路路口,经嘉定区新浏河南岸,南至太仓市海运堤路,总投资7000万元。目前,项目工程加快推进,其中,新浏河以南科教新城段已铺设给水管道1.8千米,污水管道0.3千米,嘉定段绿化搬迁已完成。

  今年,在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市共有水利工程项目27个。其中,江苏省七浦塘(老七浦塘)整治工程完成可研编制;长江堤防防洪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完成项目建议书编制。在水务重点项目建设方面,今年我市共有水务项目12个,其中,城区增压站改扩建项目老厂区改造有序推进中。

  值得一提的是,七浦塘(老七浦塘段)整治工程已被纳入《“十四五”解决水利防洪排涝薄弱环节实施方案》,工程计划总投资7.12亿元,现正开展可研编制工作。

  以水为笔擘画

  绘就水务发展“新蓝图”

  以水为笔,铺展人水共生幸福画卷,这是太仓擘画水务发展“新蓝图”的真实写照。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市水务局通过科学编制、严格执行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统筹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促进绿色发展。目前,我市已完成《太仓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谋划符合本地条件、富有本地特色、功能综合协调的太仓市现代水网“纲、目、结”,构建完善“九横九纵汇长江,千河百枢织成网”的水网总体布局,形成了包括水面率在内的12项规划目标指标,提出了“安全韧性的防洪减灾网、互联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网、生态惠民的幸福河湖水网、智慧活力的数字孪生水网、创新实效的水网管理体系”5项任务措施。

  同时,市水务局还加快推进防洪规划、城镇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修编和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十五五”水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太仓水网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碧水提升攻坚

  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打造水生态宜居环境,市水务局全力以赴。

  天镜湖公园位于市科教新城。目前,公园已打造成集生态、水利、休闲、康体于一体,对改善内涝洼地、涵养水体、水利防洪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市水务局还开展了天镜湖及周边水系整治提升项目,项目完成后,天镜湖及周边水系将保持水生植物“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形成具有生态韧性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在小流域综合生态治理上,市水务局也匠心独具。金仓湖小流域涉及城厢镇及娄东街道,四周以杨林塘、盐铁塘、湖川塘、十八港为界,面积13.94平方公里。去年以来,市水务局积极推动将小流域建设与河道疏浚、生态河道创建、幸福河湖建设相结合,统筹实施水系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开展了金仓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打造乡村生态综合治理新模式。目前,我市金仓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独溇小海(天镜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均高分通过省级小流域建设评估。

  另外,市水务局还加快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去年,我市完成“三消除”“三整治”任务190项,新建污水管网41公里;全市生活污水处理量9716万吨,同比增长12.32%;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7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达45.5万吨/天;新增通沟污泥处置能力80吨/天;太仓市城东水质净化厂投用;形成全市雨水管网“一张图”,GIS上图市政雨水管网560公里;125条劣V类水体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创建幸福河湖103条,全市累计已达494条;建设农村生态河道28条、69.36公里,全市生态河道总体覆盖率达75% ,超额完成省级乡村振兴考核任务,蝉联省级评估第一等次。

  实现节水增效

  构建水资源管理“一盘棋”

  写好“水文章,市水务局“一盘棋”打造生态屏障,答好“民生卷”。

  去年,中国建设银行太仓分行、太仓农村商业银行浏家港支行先后为太仓两家水务企业提供了“水权贷”“节水贷”绿色信贷,这标志着太仓“节水贷”“水权贷”实现零的突破。

  事实上,2024年9月,市水务局、市金融办就联合召开了“节水贷”“水权贷”绿色金融服务座谈会,市水务局解读了相关政策,推动了“节水贷”“水权贷”等相关惠企政策落地,发挥金融要素在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去年以来,市水务局指导全市计划用水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下达全市1000余家企业(单位)用水计划,建立全市26家重点监控用水户“一企一档”;开展县域水资源规范化建设和取用水全覆盖监督检查,完成取水口信息比对,并已处理相关点位 280个,试点开展农业用水精准计量,选取岳南、万顷等8个灌区安装水位推流、明渠流量计等计量设施,覆盖面积1017亩;促成水权交易4笔,统筹推进“节水贷”“水权贷”落地,累计放贷1.56亿元 ;江苏省水资源协会太仓创新中心在太成立,为我省水资源与节水管理实践创新提供新样板。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全市节水增效带来的积极效应。2024年全市用水总量24.83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9.7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9.82%。

  提升服务效能

  激活水行政管理“新引擎”

  探索水务效能提升新路径,激活发展“水动能”。

  太仓“六水联办”跑出优化水务营商环境“加速度”。只需走进一扇门,项目建设企业就能领取告知单;只需几分钟,就可同步完成供水、污水、雨水等六个方面的申请业务……在太仓,涉水项目“一次办”已成为常态。

  何为 “六水联办”?“六水联办”即对太仓市内开发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阶段(进场前)涉及供水、污水、雨水、河水、节水、水保六个方面进行联合办理,实现一次告知、同步办理。

  这在陆渡街道得到了体现。此前,由市水务局牵头,在陆渡街道探索开展“六水联办”试点工作。一年来,为太仓环卫公司新建娄江新城垃圾中转站项目、文教投集团新建幼儿园项目等18项涉水项目主动提供“六水联办”指导服务,大幅缩短了企业办理相关行政许可的时限。目前,“六水联办”已获评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优秀案例。

  此外,激活水行政管理“新引擎”,市水务局有的放矢。去年,全市705名市、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8万余次;组织开展“水边”地带环境整治百日攻坚等5个专项行动,立案查处涉水案件43件;完成涉水许可审批107件;港区、高新区等7个区(镇)水务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全市各区镇板块实现水务服务中心全覆盖。

  奋楫扬帆、勇立潮头。在雄浑磅礴的长江口,江轮前行往复,激荡起的江涛拍岸声在富饶锦绣的娄城久久萦绕、回荡不绝。太仓让一湾湾清流逶迤穿行于娄东大地,4000多条河道纵横交错、碧波荡漾,在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翩飞中描绘一幅幅旖旎春日水墨画卷。(记者 肖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