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劳动者】徐盼盼:三年磨出一根中国“丝”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它非常轻,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其中,高性能碳纤维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长期以来,这项核心技术曾一直被国外垄断。今天,我们就去认识一位在碳纤维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劳动者——徐盼盼。
一进入碳纤维生产车间,40℃的高温扑面而来。一大早,徐盼盼就已经开始一丝不苟地在检查碳纤维丝的状态。2017年研究生毕业后,徐盼盼就一直致力于国产碳纤维成本节降、性能优化和新产品研制等工作。T,是代表碳纤维强度的参数,2000年以后,国外陆续研发出了T800、T1000级别的第二代碳纤维。
江苏恒神股份碳纤维工艺技术经理徐盼盼告诉记者,从2000年以后,准确来说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技术封锁。在这期间,国外的T800级、T1000级的纤维,我们是完全拿不到的。我们的航天卫星、重要武器装备上所用到的高模量系列的碳纤维,也是完全买不来的。所以我们只有去做自主研发。
2020年开始,对标国外的最新进展,徐盼盼带领团队开始研制T1100级别第三代碳纤维。这款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核心要求之一是必须具备优异的抗破坏和抗形变能力,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好相关变量。
徐盼盼说,想要达到370吉帕以上的模量,常规情况下温度需要2300℃-2400℃。温度高了之后,纤维本身的结构缺陷就会更多,强度就会下降。
徐盼盼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对生产设备改进改造,无数个深夜,徐盼盼都是在分析数据、制定新方案中度过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团队终于收获成功的喜悦。国外碳纤维一般都需要5到10年的研发周期,而她的团队仅用时三年,就让这款名为HM50E的碳纤维产品性能基本达标,并于2023年底实现稳定量产,填补了国产第三代碳纤维的空白。
HM50E项目先后荣获2022年度材料类SAMPE中国创新奖、中国职工技协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为企业创造效益近亿元。徐盼盼荣获2024年度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徐盼盼坦言,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要聚焦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国产碳纤维的品质,做到国外有的我们有,国外有的我们优。真正脚踏实地在碳纤维领域做出一番事业,为国产新材料的发展贡献碳纤维力量。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