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德国大叔”有个“太仓梦”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20-10-27
10月24日,周六。凌晨4点,55岁的Erwin Gerber赶到位于沙溪古镇上的“布鲁特德国面包房”,开始制作当天的第一批面包。从揉面、发酵、面团分割、造型到烘烤,Erwin做得如行云流水。
“早上6点前,要确保面包出炉,然后我会开车把面包配送到我们设在市区的直营店,还有和我们有合作的酒店、咖啡店等等。”Erwin说,下午4点,他还得赶回面包房,准备第二天做面包要用的材料、整理订单。“面包师这一行就是这样,比较辛苦,但也有很多乐趣。”
Erwin来自德国西部小城科布伦茨,定居太仓已有8年。2011年,Erwin在一次出差途中路过太仓,第一眼就被这座城市不慌不忙的生活节奏吸引住了。他说,这里就像他在德国的家乡一样,宁静而舒适。2012年,Erwin搬到太仓,在这里创办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在太仓的工作生活渐入正轨,Erwin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好的面包对于德国人来说,就像大米饭对于太仓人一样,是必需品。这里有正宗的德国黑啤、德国香肠,就是没有正宗的德国面包。”
抱着“让在太仓工作的德国人能吃到正宗的家乡面包”和“让更多太仓人了解德国面包文化”的想法,2015年,Erwin创办了名为布鲁特的传统德式面包房。“坚持全手工制作正宗的德国面包,这是我的原则。”Erwin介绍,德国最出名的碱水面包是咸的,且表面撒有芝麻和海盐,由于烘烤前在浓碱水中浸泡过,颜色呈深棕色,刚出炉热气腾腾的时候特别香,而且越嚼越有味。
随着用户与口碑的积累,布鲁特面包房逐渐在太仓打响了名气。这几年,Erwin把面包房开进了太仓德国中心,还开到了沙溪古镇上。
“沙溪的面包房是我们主要的生产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这里制作生产的面包会供应到太仓市区的其他分店,还会通过快递发往国内其他城市。”Erwin告诉记者,今年疫情期间,面包房也没有休息过。“2月~3月那段时间,我们的淘宝店不涨价还贴运费,就为了及时把新鲜的面包发往其他城市,我们还接到了不少来自武汉的订单,有一位顾客是给医院的医护人员买面包,所以我们送了不少面包以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敬意。”
在Erwin看来,太仓作为“德企之乡”,这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德国面包,并愿意主动了解德国文化。“我刚来太仓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来自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制造业公司。现在,很多国外的中小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也来到太仓,在太仓设立办事处,这些都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在太仓,Erwin还看到了更多身边发生的变化。“我喜欢太仓的环境,这里的公园越来越多了,天镜湖公园、新造的市民公园等等,都很适合一家人散步、野餐。这座城市的运行效率也让人惊叹,有时候我刚看到道路有坑洼的地方,过几天就被修复了。”Erwin说,这几年,太仓垃圾分类的大力推进、电瓶车骑行安全的整顿等,都让这座城市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文明。
“我喜欢中国,我喜欢太仓。”Erwin说,太仓现在已经有德语学校了,他出生在太仓的女儿将来会在这里上学,在这里长大,“太仓就是我的家。”(记者 周斌 徐静)
责编:郭惠红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