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蟹”“米”身上做文章 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7-11-01

“这几天,我们正抓紧时间收割,预计再过几天,今年蟹田米即可上市,供市民尝鲜。”丁泾村相关负责人说,经这几年摸索,丁泾村绿苗合作农场的蟹田米种植技术已日益成熟,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针对前两年市场反馈情况,去年,他们对蟹田米品种进行调整,将原先“寒优湘晴”稻种全部更换为“南粳46”。从目前收获的情况看,预计每亩可以收获稻谷400斤左右。
“近两年,我们依托扣蟹养殖规模集中、养殖技术成熟的优势,积极实施‘稻蟹共生’生态种养模式,取得非常好的成效。扣蟹的生产与品质稳步提升,蟹田米也受到市场青睐,亩均产值达到1.5万元左右。”丁泾村村委会主任陈超说,该村将抓住丁泾“蟹田米”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这一优势,进一步加大新米在微信宣传推广、网店销售等线上销售等方面力度,全面拓展蟹田米走向苏州、无锡、上海等周边市场。
蟹田米在周边地区拥有一定知名度,但要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光靠销售米这种单一农产品还不行。据介绍,今年,该村尝试推出自己特色产品“丁泾蟹黄馄饨”。原来,在养殖过程中,每批扣蟹都会有不少早熟的蟹,不适合做蟹苗。这些蟹个头不大,蟹黄却非常多。为了进一步提升扣蟹附加值,今年该村组织人员,利用这些早熟扣蟹的蟹黄,制作“蟹黄馄饨”和“红烧蟹宝宝”。这段时间,他们生产了一部分,免费提供给市民尝鲜,扩大“蟹黄馄饨”市场影响力。
此外,该村将扎实做好现有“稻蟹共生”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和蟹田米品牌营销工作,积极借鉴外地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大对“稻虾共养”等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思路做深“蟹田米”文章,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记者 李华 文/图)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