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不负人 你闻江南茉莉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努力践行“两山”理论,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林草之笔绘就了各具特色的生态画卷。回眸过往十年,江苏不仅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勇立“潮头”,尝到了令人满意的“甜头”。同时坚持立足江河湖海、山清水秀的独特优势,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前头”,大力推进综合整治,让群众对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一刻不容缓的“劲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一首古诗道尽冮南春光之美,让人对江南美景充满期待。天蓝、地绿、水清、景美,通过大力推进“碧水蓝天”工程,现实中的江苏景观同样令人神往,近年来,全省各地群众对生态环境的直观感受是,周边的绿色明显增多了,环境明显变美了,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离我们明显更近了。但有一个不容忽视并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是,在江苏长期处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全省各地依然面临诸多爬坡过坎的考验和挑战。
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属于“一山两水七分田”的典型平原河网地区,不仅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勇于挑大梁,同时还应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久久为功、矢志不渝,用“绣花”功夫描绘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近期,江苏全省各地正在聚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集中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提质增优”百日攻坚活动。据悉,南京市在这次攻坚行动中围绕六个方面,明确了56项重点任务,并建立了逆序排名制度,及时对工作推进不力、排名持续靠后的地区开展约谈,对专项行动中责任落实不力,特别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全力以赴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生活要美,生态必须美。十年来,绿水青山见证了新时代江苏好风景和新经济比翼齐飞的良好态势。看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在路上,只要我们心存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就一定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现实需求。(江辉生)
新闻中心
更多- 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
-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