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化 规模化经营 务农成为一份体面职业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11-07
务农,在许多人眼里是不体面、不挣钱的,因而“谁来种田”曾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过,随着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一些种粮大户坦言,在太仓,务农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老农民
机械化种田轻松省力
11月6日,记者在双凤万亩水稻示范方见到正在忙于水稻收割的朱桂林。今年65岁的老朱是土生土长的双凤镇庆丰村人,从事农业生产已有几十年。自从五六年前他开始承包土地以来,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已扩大到200多亩。
“种地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老朱说,这里田块面积大,整齐划一,可以实现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否则像他这样一把年纪的老人,是无论如何也“伺候”不了这么多土地的。另外,这里的水稻高产田实现种子、灌溉、施肥、病虫防治、农业保险等统筹管理,农业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粮食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因此,农业生产的风险也降低了。
农业生产风险低了,随之攀升的是他的收入。以今年为例,老朱种植小麦205亩,平均亩产约350公斤,共收获小麦7万公斤左右,小麦收购价为2.32元/公斤,加上每500克小麦补贴0.1元,小麦毛收入约18万元。他还种植水稻180多亩,平均亩产为500~550公斤,水稻收购价为155元/50公斤,再加上水稻补贴,水稻毛收入约30万元。老朱一年总的毛收入约为48万元,除去一年600元/亩的田租,再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成本,一年净利润约9万元。
“有足够体面的收入,做职业农民也挺好的。”老朱说,现在经营农业有较好前景,也能获得较好收入,而且种田比以前轻松省力多了。
外乡人
当职业农民土里刨金
来自安徽巢湖的班业文以前怎么也没想到,他外出打工10多年后,又回到了老本行,开始当职业农民。
今年52岁的班业文说:“年轻时,实在受够了种地,一年到头非常累,却赚不到几个钱。”1994年,他外出打工谋生,在工厂里上过班,当过泥水匠,还做过一阵子小生意……但是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年累月为生计而忙。
随着太仓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班业文找准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作为种田的“老把式”,他从中看到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他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他取出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几万元,在双凤镇承包了50亩土地,当年就有了不错的收入,随后,他不断投入并扩大土地承包规模,今年已达400多亩。据他估算,今年种粮的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现如今,他在太仓安了家,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班业文现在觉得种地也是个体面的职业,不仅有相当不错的收入,而且也很省心。种400多亩地,一年在地里也就忙50来天,并且重活累活全由机械代劳,剩下的时间都由自己支配。
像朱桂林、班业文这样的职业种粮大户,在太仓市已形成一个很大的群体。这些新时代的农民依靠自己的职业理念和勤劳,谋得一份体面的职业,走上了幸福之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播下了希望之“火”。(记者 刘少树)
老农民
机械化种田轻松省力
11月6日,记者在双凤万亩水稻示范方见到正在忙于水稻收割的朱桂林。今年65岁的老朱是土生土长的双凤镇庆丰村人,从事农业生产已有几十年。自从五六年前他开始承包土地以来,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已扩大到200多亩。
“种地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老朱说,这里田块面积大,整齐划一,可以实现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否则像他这样一把年纪的老人,是无论如何也“伺候”不了这么多土地的。另外,这里的水稻高产田实现种子、灌溉、施肥、病虫防治、农业保险等统筹管理,农业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粮食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因此,农业生产的风险也降低了。
农业生产风险低了,随之攀升的是他的收入。以今年为例,老朱种植小麦205亩,平均亩产约350公斤,共收获小麦7万公斤左右,小麦收购价为2.32元/公斤,加上每500克小麦补贴0.1元,小麦毛收入约18万元。他还种植水稻180多亩,平均亩产为500~550公斤,水稻收购价为155元/50公斤,再加上水稻补贴,水稻毛收入约30万元。老朱一年总的毛收入约为48万元,除去一年600元/亩的田租,再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成本,一年净利润约9万元。
“有足够体面的收入,做职业农民也挺好的。”老朱说,现在经营农业有较好前景,也能获得较好收入,而且种田比以前轻松省力多了。
外乡人
当职业农民土里刨金
来自安徽巢湖的班业文以前怎么也没想到,他外出打工10多年后,又回到了老本行,开始当职业农民。
今年52岁的班业文说:“年轻时,实在受够了种地,一年到头非常累,却赚不到几个钱。”1994年,他外出打工谋生,在工厂里上过班,当过泥水匠,还做过一阵子小生意……但是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年累月为生计而忙。
随着太仓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班业文找准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作为种田的“老把式”,他从中看到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他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他取出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几万元,在双凤镇承包了50亩土地,当年就有了不错的收入,随后,他不断投入并扩大土地承包规模,今年已达400多亩。据他估算,今年种粮的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现如今,他在太仓安了家,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班业文现在觉得种地也是个体面的职业,不仅有相当不错的收入,而且也很省心。种400多亩地,一年在地里也就忙50来天,并且重活累活全由机械代劳,剩下的时间都由自己支配。
像朱桂林、班业文这样的职业种粮大户,在太仓市已形成一个很大的群体。这些新时代的农民依靠自己的职业理念和勤劳,谋得一份体面的职业,走上了幸福之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播下了希望之“火”。(记者 刘少树)
责编:茅丽亚
Taicang News
新闻中心
更多- 各汽配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增加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 双凤汽配产业“汽”势如虹
- 推动高端装备、传统制造等优势领域产业提质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璜泾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
- 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蔡丽新一行来太调研 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 加速构建“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生态圈;一季度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近9000万元 城厢发力跨境电商“黄金赛道”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2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沙溪 总投资超13.8亿元
- 随着存量资产的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浏河镇加速集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腾笼换鸟 激活智造新引擎
- 今年以来,沙溪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拼出“太仓速度”贡献“沙溪动能” 沙溪重点项目提速快跑
Speci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