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控制,加大治理 港区化工园区致力绿色发展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03-01
   “一厂一管”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杜绝生产废水跑冒滴漏;太仓港协鑫电厂到市区、华能电厂到璜泾的2条67公里长的集中供热管线宛如绿色的长龙,沿线61台高污染锅炉全面淘汰……港区化工园区正在摆脱“化工即污染”的宿命,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港区化工园区是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域内有各类化工企业42家。近年来,随着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入园企业不断增多,该区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着废水达标不稳定、废气整治不到位、污水管网不适应、企业守法不对称等突出问题。”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我们致力治理的对象。”
  市环保局严把项目准入关,明确区内新建(含异地搬迁)化工工业项目投资额不得低于3亿元。建立由经济部门牵头的联合会审制度,严禁新上感官差、毒性强、治理难度大的化工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推广清洁生产。走绿色发展之路,既需要从源头控制,不添新账,也要加大治理,还去旧债。
  园区内的污水、雨水管网均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由于缺少维护,很多区域存在流通不畅、破损泄漏、雨污串通的现象,造成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部分直接进入周边河道,严重影响水环境。化工园区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一厂一管”工程,每个排污企业通过各自专管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污水收集监控井,确保达到接管标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目前,区内外66家企业污水管道已全部铺设到位,全面封堵化工园区内工业企业除专管外的其他一切排放口,有效遏制企业偷排偷放现象。
  为了解决污水厂尾水不能稳定达标问题,市水处理公司投入1.8亿元对原有一期设施进行改造,并扩建二期工程,目前,整个工程已投入运行,尾水稳定达标。与此同时,建设完成雨水强排工程。园区内企业全部实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但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以往的检查中经常发现部分企业由于物料滴漏或管道破损,造成清污分流不到位,废水通过雨水管排入河道,污染了区内河道水质。为此,市环保局对区域内23家重点企业实施了雨水强排工程,每个企业都建设了雨水收集池,安装了截止阀门和在线监控系统,雨水经监测达标后方可排放,不达标雨水接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所有化工企业全部按规范要求建设了环境应急池。
  作为太仓市污染企业集聚区,市环保局把对化工园区的严管密查作为常态工作。在该区域专门配备环境监察中队,队员每月对相关企业现场检查2次以上,主要检查治污(含废水、废气)设施的运行情况、固废(主要指危废)储存转移情况、环保台账资料、采集排口水样等。通过整治,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阶段,我们将在突出环境提升、构建预警体系、严打违法行为、加强应急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推进港区化工园区高端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发展,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记者 徐盛兵)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