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鹿村党委书记吴惠芳:“村里那点事”牵挂心头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5-02-27

雅鹿村的会所及休闲广场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拆迁建房……工作日里,雅鹿村村书记的办公室大门总是敞开着,不时有村民跑来这里解决“村里那点事”。50多岁的吴惠芳亲切平和,但处事风风火火,颇得村民信任,从当上村书记那天起,全身心地为村里的事奔走忙碌。她不畏艰难带领村民致富,是村民们交口称赞的好书记。
  放下家事
  一心一意做好村书记

  算起来,吴惠芳到农村服务基层已经有近25年的时间。2006年,原来的长新村和飞鹿村合并,更名为雅鹿村,也就在此时,吴惠芳被任命为雅鹿村党委书记。吴惠芳告诉记者,那时“雅鹿”已经是全国驰名商标,“雅鹿村”绝不能给这两个字拖后腿。但是,雅鹿村与常熟交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制约等不利因素,雅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到10万元,2006年还是全市贫困村之一。
  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老百姓走上致富路,这是吴惠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吴惠芳告诉记者,当时也有老干部这样劝她,村里经济底子这么薄弱,想要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还不如安安稳稳做个“太平村官”。“面对村里的现状,一切从头开始,说不难是假的,再说自己还是个女书记,不少村民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吴惠芳感概,但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以及10多年的村官生涯练就了吴惠芳的胆量。踏上村书记征途的起点,她就和丈夫深谈了一次。“今后家务事肯定是管不了了,我必须要做好所有准备,得到家人支持,一心一意干好工作!”吴惠芳说。
  结对名企
  村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璜泾镇民营企业众多,当时镇里提出了“以企带村、村企联动,建设新农村”的发展举措。“我想这是一个难得机遇,必须抓住。”吴惠芳告诉记者,村名就叫“雅鹿村”,与雅鹿集团也近在咫尺,不妨借助企业的力量来发展村级经济。2007年,雅鹿村与拥有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的雅鹿集团结成帮扶对子。当年4月,在雅鹿集团的帮助下,338省道沿线规划占地100亩的工业园奠基开工,两栋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出租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同时又建造了30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借助当年民企发展的春风,雅鹿村级经济发展渐渐有了起色,一切顺风顺水。但是,吴惠芳感到,虽然这种“输血”式的帮扶为雅鹿村发展带来了第一桶金,但“依赖性”太强,不是长久之计,雅鹿村还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才能走得更远。
  为此,雅鹿村以第一年60多万元租金收入为基础,抓住穿村而过的338省道通车机遇,继续建设标准厂房和物业用房。目前已拥有标准厂房、物业房累计6万平方米,新增经营性固定资产3500万元,标准厂房及物业房全部出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800多万元的租金收益。短短几年的变迁,雅鹿村不再是“经济困难户”,吴惠芳坦言:“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都建起来了,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村里的发展,曾经背后的非议、质疑也都消失了。”
  办合作社
  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近年来,受大环境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受阻。吴惠芳感到,发展农业还是农村的根本。“农民离不开土地,但旧的种地方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下的发展步伐,发展现代农业才是必由之路。”吴惠芳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并非一朝一夕,还会涉及到拆迁等问题,老百姓反对怎么办?为此,她特地找来村民组长、老干部、党员等村里百姓信任的代表开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她将发展的规划、前景、实施方案用PPT清楚地展示给村民代表看,用实际的数据告诉大家,最后让村民自己决定搞不搞。
  村民疑虑是消除了,但阻力还是不小。吴惠芳告诉记者,为建造高标准农田,大片土地需要提档改造。“执拗不愿搬迁的事我遇到不止一两次,不能因为这一点阻滞就不发展。”吴惠芳说。办事雷厉风行的吴惠芳,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村里陆续组建了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合作社、专业生产合作社、富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另一方面,村集体成立了太仓市雅丰农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农场自主经营面积达3000多亩,种植以“璜泾大米”为主的优质农产品,树立品牌,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数百万元村级收入,现代农业发展得风生水起,村民收入水涨船高。吴惠芳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2014年,雅鹿村可支配收入13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
  村子富了
  内涵也需要同步提升

  近10年的发展,雅鹿村走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但吴惠芳深深感到,光有钱还不够,还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还需要优化环境,美化心灵。
  去年年底,随着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全面竣工,雅鹿花园的各项基础设施也更加完备。2013年,雅鹿村成为苏州市71个美丽镇村示范点之一。去年,雅鹿村又成为“家在苏州 幸福乡村”的候选村庄。如今雅鹿村的村民集中居住区,连栋的别墅格调统一,尽显江南水乡的婉约柔美,小区还率先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回收体系。社区服务中心、会所,各项健身器材也一应俱全。雅鹿花园西南角的美德长廊,成为居民休息、散步的好场所。硬件有了,软件还需跟上,吴惠芳征求多方意见,完善了道路、河道、绿化养护、垃圾清运、环保制度,让优美的环境能一直保持下去。今年79岁的居民毛祖坤深有感触,如今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别墅,而且小区各项设施齐全,环境和城里差不多了。
  “环境好了,内涵也需要提升。”吴惠芳向记者展示了村委会西面的“乡风文明画卷”,巨幅画卷表现了勤劳致富岗、征土动迁岗等14个乡风文明岗的70名志愿者的风采。“每个乡风文明岗的志愿者都热心排解邻里困难,如实反映村民诉求,村民高度自治,生活更加和谐。”吴惠芳说,“经济基础有了,环境优美了,精神文明提升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更加幸福。”
  近年来,雅鹿村在吴惠芳的带领下,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使两者相互促进、交融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村里居民素质得到提升,形成乡风淳朴、百姓安居的良好氛围。今年,雅鹿村凭借优秀的软、硬件设施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百姓的诉求是雅鹿发展的动力!”吴惠芳凭借着这一信念和不服输的性格带领着雅鹿村奔向美好明天。(记者  张瑜/文  姚建平/图)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