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深挖农村消费潜力,为稳经济注入基层“源头活水”
特约评论员/周军
近日,中消协发布了《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通过全国31个省(区、市)824个行政村的3670个样本,展示了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基本面貌。农村消费者消费能力如何?他们喜欢什么?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这份调查报告,近距离反映了农村消费场景中亟待破解和解决的现实难题。不论是村民们反映强烈的电商快递物流配送慢,还是消费环境仍需改善等问题,都为各地进一步深挖农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消费经济转型升级打开了思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场景中,有效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提质增效,是托举起亿万基层老百姓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环。我们用数据眼光来看待。2022年,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9285亿元,这是一个消费人口近5亿、体量近6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这些年来,我国积极施策,加速培育农村消费市场,一揽子真招实策不断满足农村消费者高品质消费需求,逐年取得新成效,为经济浪潮注入了源源不断基层“活水”。比如,国家从政策端发力,通过消费补贴、政策优惠等,推动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进村,优质服务向基层下沉,不断打开农村消费的“热场面”;各地做好市场引领,打造富有基层特色的消费市场,让乡村旅游、田园体验等融入消费链条,既吸引“流量”,又留下“口碑”,不断做大乡村消费经济规模,为农村地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消费动能,也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带来了新活力。
乡村消费潜力巨大,以更优服务打开农村消费市场大天地,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对乡村振兴牵挂在心,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指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不论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还是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始终绕不开消费这一最终需求。持续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无疑是持续增进基层民生福祉的重要发力点。这就要求,各地在继续做好优质服务下乡的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补齐农村物流短板,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力促做到县县有中心、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以更加健全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扎根农村、造福农民。
短板就是潜力,问题点也是发力点。谈及农村消费,数字场景值得关注。比如,在调查报告中,31%的农村居民表示缺少电商服务点和快递点的问题较为突出;30.7%的消费者认为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配送慢。此外,物流成本高、服务配套不健全,农村居民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消费维权意识的情况也客观存在,为“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这些掣肘农村消费经济发展的“瓶颈”需要尽快有效破解,在解决好硬件力量、公共服务配套的同时,还应积极施策,促进消费服务“软实力”升级。持续做强做优农村“家门口”的服务,就需要“硬实力”与“软实力”双向奔赴,唯此才能让农村消费能力持续提升,让农村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系着民生。开发好农村消费场景,做强农村消费市场,是新征程上各地接力稳经济、增福祉的重要功课。这门功课不仅是“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周军)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