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美环境 江苏启东织就乡村振兴“锦绣画卷”
走进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启东南阳镇武陵村,映入眼帘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片菜地,村口醒目的“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牌子,显示了该村农业特色产业的不凡气魄。
2650亩高标准农田,是启东唯一由上海市农委认定的“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全村八成农户沾光,每天至少有50位村民进基地务工。
建好上海市外蔬菜供应基地,带动千百农户共同致富,武陵村党总支找到了一条产业发展之路,富民强村后劲十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大型蔬菜供应基地,也成为武陵村创建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最大助力。
据介绍,武陵村现有耕地面积4731亩,其中高标准农田3756亩。近5年来,村里引进、成立3家果蔬专业合作社,建设大棚蔬菜1100亩、露地蔬菜1550亩,主要种植西兰花、甘蓝、有机花菜和各类瓜果等(总计2650亩)。2022年,蔬菜基地实现农业产值超2500万元,农民租金收入、村级管理收入、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劳力收入600多万元。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南阳镇聚焦产业兴旺,深入实施农业强基工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土地流转、资产经营、项目招引、农民组织等方面持续发力,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收入。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全镇“三农”工作的“一号工程”牢抓在手,全年实现园区总产值5亿元。
3月20日,启东惠萍镇东兴镇村诚信水产合作社内,工人们正在细心挑选优质蟹苗并称重打包。今年以来,扣蟹养殖效益良好,来订购的合作商越来越多,光蟹苗销量就达100万斤。
专注“做”蟹20多年,今年52岁的刘洪在扣蟹生产、加工、销售领域不断成就和拓展精彩事业,蟹塘养殖面积从最初的2亩拓展至如今的160亩,产品远销外地。高产值高销量的背后凝聚着村干部和村民共同的智慧与汗水。
近年来,东兴镇村党总支结合特有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产业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全村4870亩闲散土地,村干部牵头流转3000多亩,用于发展水产养殖、特色果园、稻麦种植等特色产业。一人富不如众人富,刘洪致富后不忘众乡亲,基地的捉蟹、洗蟹、拣蟹、装蟹工人都是本地村民。同时,他还与周边养殖户共享资源,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提高收益,带动周边300多个养殖户经营蟹塘达四五千亩。
刘洪蟹塘的增收致富是惠萍镇东兴镇村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今年,村里将新建10亩连栋大棚、90个小型大棚及一座占地1600平方米的冷库,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余万元。
近年来,启东各地锚定强村富民目标,充分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加快各村集体资产盘活,全力以赴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以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镇创建为主抓手,深耕“每家净”“东河卫士”等特色品牌,大力推进生态河道示范片打造、生态绿地建设系列工程,让启东成为“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福地。(作者:黄欣美 高雅)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