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未来赛道 港区抢占先机 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瞄准这一未来赛道,港区以科技招商抢占先机,全力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落户于港区的苏州暖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国产管网仿真智算系统,在能源数字化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区域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产业应用的标杆案例。
暖为科技打造的供热管网仿真智算系统,是国内首个专注于供热和蒸汽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体化运营平台。该系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创新融合人工智能算法与自主开发的仿真求解器,通过实时采集管网地理信息、运行数据等关键参数,构建高精度数字化模型,实现从监测、诊断到优化的闭环服务。
“与市面同类产品相比,我们不仅能发现问题,更能提供解决方案。”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以供热不均投诉为例,平台可通过建模计算精准定位换热站调度失衡节点,动态调整负荷分配,最终实现热网平衡。目前,该系统已覆盖能耗分析、故障预警、扩容规划等多场景应用,在仿真精度、运算速度等性能指标上超越国外竞品。
作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系统,暖为科技的产品在三大维度形成竞争力:一是技术性能行业领先;二是全面适配国产服务器及芯片架构,满足关键领域安全需求;三是采用模块化计费模式,较国外代理模式成本降低30%以上。这一突破为国内能源行业“卡脖子”技术替代提供了新选择。
暖为科技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港区的精准扶持。企业入驻初期,港区提供办公场地、人才公寓等,降低团队创业成本;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对接协鑫电厂等本地企业,推动技术试点合作。“政府的产业资源对接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企业负责人表示。
当前,港区主动拥抱人工智能革命浪潮,把“人工智能+”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在人才引育、技术攻关、产业协作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年上半年,港区落户科技人才项目165个,注册资本12.35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项目24个。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产业底蕴、丰富的人才供给,为港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创新生态。在日前举办的“智创无限 港通未来”2025太仓港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会议上,长三角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启用,港区发布了总规模10亿元的临港产业基金,助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优质项目成果转化、落地生花。(记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