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积极探索基层矛盾治理优化路径
普法工作应该常普常新。我市不断强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需普法、长效普法、精准普法,积极探索基层矛盾治理优化路径,为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培育好法治带头人对于探索基层矛盾治理优化路径极为重要。我市根据专业、经验情况,依托退休政法干部、退休党员等群体,积极挖掘法治能人,选取热心法治工作的人员,将其培育成专职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并成立“老法官工作室”“老检察官工作室”等,助力基层矛盾有效化解。同时,我市为社区工作人员、社工等设计不同成长路线,完善法治人才梯队,根据学历、能力、经历等开展精准培育,实现法治人才的专业性和多领域。严格落实管理机制,将法治素养纳入干部能力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制定专职人民调解员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工作职责和考核方式,有效提升法治带头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
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也是强化基层矛盾治理工作的关键。我市营造了沉浸式普法氛围,将法治元素融入特色场地,让市民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法治熏陶,引导市民更好地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深挖融合式法治资源,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游园会、运动会等活动,不断探索法治与非遗、历史及其他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产品。与此同时,我市还开展了互动式法治宣传,从传统的法治讲座向互动式普法转变,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法治故事会、模拟调解等普法活动,帮助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将线下普法与线上普法相结合,借力新媒体让普法宣传更加实时、生动、便捷。
共商共议实现依法治理,是探索基层矛盾治理优化路径的重要手段。我市将依法议事作为解决基层群众堵点、基层治理难点的首选方式,全面理清政府转移职能事项和城乡社区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建立工作目录,系统梳理涉及城乡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将其纳入社区干部学法主题,推动基层社区做到履职于法有据、治理依法有序。深化法律服务,推进覆盖城乡社区全体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整合基层法治资源,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此外,我市还积极完善议事机制,将社区重要决策、自治规范和改造事项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内容纳入议事,不断丰富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拓展“楼道议事”“板凳议事”等小微阵地,细化完善议事程序、规则和内容。(记者 肖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