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施肥技术喜获成功 水稻平均亩产644.7公斤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11-06
  日前,江苏省农科院、扬州大学农学院等科研机构的专家,严格按照水稻实际测产操作程序,经过丈量、收割、称重和计算等步骤现场测产,今年太仓市采取水稻一次性施肥新技术种植的50亩试验田喜获丰收。
  “今年是第一次在太仓采取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试验种植水稻。从专家组测产的结果来看,平均亩产达到644.7公斤。这意味着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在太试验‘首战告捷’。”在现场,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段增强告诉记者,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与市农委合作的“土壤生态修复与耕地提升技术模式示范与推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获得成功。
  试验面积50亩,平均亩产644.7公斤,无论是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试验的面积,还是此类试验的水稻每亩最高产量,在全国都属第一。段增强说,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一次性施肥技术种植水稻,与常规“追肥”方式种植水稻相比,平均每亩增产20公斤,增产3%;采用国产一次性缓释肥料,比采用国外一次性缓释肥料平均每亩增产26公斤,增产4%。
  与常规的种植模式相比,采用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水稻亩均减少氮肥施用量15%,水稻产量却增产3%左右。太仓市农委土肥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运用水稻一次性施肥技术,可大大减轻水稻移栽后多次追肥的劳苦,省工节本增效,能够让农民轻松种田;从经济角度来看,每亩起码节省200元左右的追肥人工成本;从生态角度来看,常规施肥技术每亩水稻在生长期所施的20公斤氮肥中,一般只有35%左右被当季农作物吸收利用,其他部分流失或被土壤固定,而一次性施肥技术的氮肥利用率高,可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效益明显。
  实现肥料养分释放供应与作物营养吸收同步进行,是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研究者追求的理想目标。对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水稻施肥次数多、田间作业繁重等问题,实现了水稻只需一次施肥即可满足全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整体研究成果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他们将以试点的水稻机械化一次性施肥项目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太仓的合作,充分依托科研人才、技术、设备等优势,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记者  李华)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