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产业升级正当时
春潮涌动,波澜壮阔。近日,工信部发布信息: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33.2%。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5%,新能源汽车、光伏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产业升级的东风吹遍中华大地,有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但是这不代表我国的制造业很强。“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受到贸易战、新冠疫情的影响,使我们更加懂得,只有自主掌握制造业,掌握实体经济,国家经济才能保持长远发展。
重视科技创新,实现高端化。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国家将大力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是大势所趋,科技创新是中国的政策指向。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新时代需要我们掌握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为建设科技强国而不懈努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个质的飞跃。道阻且长,唯有奋斗不息。带着探索的激情,提升创新能力;怀着冲锋的锐气,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拥抱青春的梦想,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征程。
强化协同推动,实现智能化。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我国制造业正式踏上了以智能制造为重要发展方向的转型升级之路,产业链智能化协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企业应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尽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自主供给,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以实现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三者的深度融合,拉动企业自身新的数字增长引擎。5G时代的到来,将推动智能制造更上新台阶。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大制造业转型升级力度。
促进技术应用,实现绿色化。踩下刹车就能让车门自动闭合,夜间行驶时会在车辆前方投射示宽光毯……这是新能源技术的成果之一。重大技术装备取得新的技术突破,一块150kW氢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发电机,已实现通过氢燃料的添加直接发电。据工信部统计,2012年以来,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绿色制造由概念变成现实,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已开始应用于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各领域,将为制造业稳定发展作出越发重要的贡献,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梦想到现实,凝聚了多少人奋斗的心血,洒下一路拼搏的汗水。
策马扬鞭任驰骋,建功立业谱新篇。我们要明确目标,与时俱进,助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 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胜利。
盐城 金筛成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