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谱写人大工作华章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工作回顾
在刚刚过去的五年中,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力围绕中心大局,促推改革发展;围绕重点热点,增强监督效能;围绕代表主体、激发履职活力;围绕自身建设、致力铸根塑魂,谱写了高质量建设“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人大华章。
五年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持召集市人民代表大会5次,召开常委会会议41次、主任会议71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38项,作出决议、决定70项;组织执法检查14次、视察25次、专题询问5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87人次,听取政府组成人员报告履职情况22人次,督办人代会议案5件、代表建议604件;备案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14件;授予8位国际友人“太仓市荣誉市民”称号。
五年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服务中心大局,依法就城市总体规划、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行政检察监督、行政区划调整等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助推监察体制改革、“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紧紧抓住融入上海、对德合作、以港强市“三篇文章”深入开展调研,支持政府进一步放大优势特色,打造开放前沿阵地,推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审议、视察铁路交通互联互通、娄江新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和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城市能级加快提升;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规范人大依法任免流程,增强被任命人员的宪法意识。
五年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听取审议年度计划执行、“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等报告,推动规划目标全面落实;听取审议预决算、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报告,实现政府收支监督全覆盖,力促财政稳健运行;开展“代表评营商,助力最舒心”专项工作,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题视察港区、高新区等板块发展情况,督促重点区块把握国家战略机遇,带动提升城市能级……
五年来,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紧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民生改善,通过督办相关议案实施,持续推进被撤并镇(管理区)整治提升,相关工程获评“2018苏州十大民心工程”;对119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涵盖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年度环境保护报告制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专题调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专题询问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重点督办“主城区水质提升工程”相关议案,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五年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将代表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深入推进“一个载体、两项制度”建设,实现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代表进家全覆盖;建成苏州市首个“苏州市人大代表之家”;修订完善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办法;建设代表履职管理系统,打造数字版“人大代表之家”,优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坚持开展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日活动,广泛听取意见与建议;推进市、镇、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全覆盖”;组织代表聆听讲座、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视察调研、旁听法院庭审,拓展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意见》;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二次评价”机制;持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增强议案建议办理实效,推动议案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举措。
五年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要位置,扎实开展、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六个一”大走访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依法履职过程成为贯彻党委主张、体现党委意图、落实党委决策的过程。(记者 张立)
新闻中心
更多-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
- 润理(苏州)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打破国际垄断,研发出高真空硅片氢气清洗系统和高真空键合系统 填补国内光刻预处理技术空白
- 我市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 提振精气神 干好精细活
- 市委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集中反馈会暨集体约谈会 做深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 太仓与德国莱茵内卡再添新合作 签约特殊教育合作项目
- 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在我市加速落地 外资持续“加仓” 彰显“太仓磁场”
- 徐华东率队慰问驻苏部队和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深化军地协同 拓展双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