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合作农场两天一拨上海客 吃农家菜买农产品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04-26
早上8点多钟,东林合作农场游客接待中心生态餐厅的工作人员就忙开了,杀鸡的杀鸡,洗菜的洗菜,还有的忙着包装香菇、蚕豆等新鲜采摘的农产品,准备迎接又一拨上海游客。虽然还处在农业休闲游的起步探索阶段,但最近一段时间,东林合作农场差不多两天就能接待一拨游客。
上午10点多钟,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白斩鸡已做好,蒸鱼拼好了盘,只等上锅蒸,菜也洗净切好,游客一来就下锅炒。“这两天有点忙不过来了。”餐厅的大师傅告诉记者,“今天有八桌游客,昨天也是八桌,餐厅就几个人,又要洗又要烧,好在这些菜大多都是农场自产的,不用去采购。”
他还告诉记者,前几天,游客中午吃了走油肉,都觉得好,提出要买,结果全卖光了,还有像酱肉、蒜苗,本来都不打算销售的,但游客吃过后也提出要买,结果也被一扫而空。本来还打算再加工些肉,销售给游客,但两天连着都有游客,实在忙不过来。
11点多钟,游客们到达农场。大家先到米厂参观大米加工过程,稻谷从流水线这头进去,很快包装好的大米就从另一端出来了,游客们看得津津有味;看完米厂,大家又到林果基地参观,虽然已经过了果树开花期,果园中的景观没有前一阵漂亮,但大家还是玩得兴致勃勃。等到下午游客们离开时,农产品展示中心里的香菇、蚕豆等也都销售一空,大米、杂粮也销售了不少。
“上月下旬,农场迎来了今年首批上海游客,这一个月中,平均每两天就有一拨,不管是人数,还是游客的评价、购买农产品的数量,都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东林村大学生村官李俊杰介绍说,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合作农场的生态环境虽然不错,但毕竟以前没搞过农业休闲旅游,而且一些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比如果园中的大部分果树还没有进入挂果期,因此现在只能说是村里搞农业旅游的探索阶段,最主要的目标是推广东林,接待游客就是希望大家对东林有些了解,但实践下来效果却很好,除了用餐,大家买农产品的热情也很高,当天准备的蔬菜、菌菇基本都能卖光,因为大家参观了大米加工过程,接待一拨游客平均能销售40盒大米,“村里对今后发展农业旅游更有信心了”。 (张立)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