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车公养”的歪风当狠刹
元旦前夕,市纪委通报了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其中1起是“私车公养”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反腐利剑直指“车轮上的腐败”,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现象明显减少。然而,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到各地纪委监委的通报情况来看,“车轮上的腐败”问题悄然穿上隐形衣,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给私车加油、用公款报销私车费用等“私车公养”现象仍时有发生。
与公车私用相比,“私车公养”的隐蔽性更强,手段更多样。通过查处的案例发现,“私车公养”常常表现为:有的直接侵占单位的公务加油卡,有的办理公务加油卡供亲属使用,还有的把公务加油卡作为礼品“赠送”给利益攸关者……尽管花样繁多,但这些行为都已经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不守规矩、顶风违纪的表现。
少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为什么会耍小聪明,变相地占公家便宜?其根本原因在于小贪小占的思想没有彻底铲除,自私自利的劣根顽固存在,利用自己手中的一点权力和办事之便,置集体利益于不顾,以满足个人私欲,实际上就是公私不分,被区区蝇头小利蒙蔽了双眼、丢失了初心,忘却了秉公用权、不谋私利这个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和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去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开展“私车公养”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涉及“私车公养”违纪违法问题30余起,狠刹此风决不手软,每起案件的背后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都要引以为戒;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经费开支的严格管理和制度约束,杜绝“私车公养”现象。
当前,正值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应当自觉廉洁为民、遵章守纪,日常行为要公私两分,不动歪脑筋、不做违规事,时刻以“廉”立身,以“清”束己,切莫在小小“车轮上”栽了跟头、丢了前程。(记者 刘志婷)
新闻中心
更多-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
- 徐华东走访调研外资企业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我市在具身智能产业细分赛道发力深耕 探索打造机器人“灵巧手”
- 港区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1~7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5%,3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 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构建创新研发矩阵 舒适融入斯凯奇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