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东文化展示出独特魅力 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黄潘琦 时间:2015-10-13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与国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助于加深国家与国家间的理解与信任,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成果的共同发展。我市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坚持文化发展中“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开拓文化发展新思路,打造具有时代特色与独特魅力的太仓文化。
  传统文化
  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

  新华西路张溥故居东侧,有一个由花篮厅、戏台、门厅等传统风格建筑组成的小院落,江南丝竹馆就位于这里。清雅的古建筑与悠扬婉转的丝竹声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欣赏。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的一种,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其‘小、细、轻、雅’的特点而被誉为中国民族轻音乐。”江南丝竹协会会长高雪峰告诉记者,太仓作为江南丝竹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厚的丝竹文化积淀。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江南丝竹的保护传承,鼓励创作新曲目,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民间丝竹活动,使传统的江南丝竹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注重传承保护的同时不忘发展创新的,除了江南丝竹外,还有近年来影响力日益扩大的“新娄东画派”。“‘新娄东画派’继承了‘娄东画派’的优良传统,在‘新’字上求突破、求发展。”我市著名画家蔡萌萌表示,“新娄东画派”的画家们在尊重传统基础上,力求创造新的画风、新的精神,以贴近时代、感悟生活、关注民生。
  文化交流
  “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

  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与创新,也离不开对外交流与融合。近年来,“新娄东画派”陆续在苏州文联美术馆、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台湾国父纪念馆、南京江苏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等地举办画展,以五洋丝竹乐团为代表的我市民间丝竹团体远赴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地,举办专场演出,使太仓江南丝竹的影响力远播海内外。拥有48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市摄影家协会,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看作是两种同样重要的文化交流途径。市摄影家协会会长陈解法告诉记者,去年,协会邀请土耳其摄影家代表团来太开展摄影创作与交流展示,今年4月,我市10名摄影家又回访土耳其,与土耳其的摄影家们开展了为期9天的国际摄影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将记录太仓工农业生产、老百姓生活、江南水乡风情的摄影作品带到国外,向各国的摄影爱好者进行展示,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太仓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邀请其他国家的摄影家们前来太仓进行摄影文化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摄影水平。”
  文化产业
  呈现蓬勃发展的崭新态势

  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发展并不局限于文化本身,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业态,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通过突出特色、树立优势,避免了与周边城市的同质化竞争。我市以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印刷复制业、演艺娱乐业和新兴媒体业等六大重点产业为主要领域,发展三个重点板块,即以工业设计、创意研发、时尚体验为特色的创意设计板块,以生态、健身、娱乐、园艺花卉为特色的休闲旅游板块和以印刷、广电、报刊和新媒体为主体的印刷与媒体板块,基本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了解,今后,我市将重点打造“江海文化产业园”和“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两大文化产业园区,发挥文化先行的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目前,“天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已获评首批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省首批文化科技产业园、首批省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省服务业集聚区,园区已集聚企业284家,其中文化科技企业193家,占企业总数的67.96%,专利申请量达911件,专利授权量达317件,为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核心推动力。(记者 徐静)

责编:黄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