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航”出长三角“增长极”

来源:江苏经济报 责编:陈益 时间:2021-01-06

  “以港强市”,是太仓几代人的追求。梦想腾飞的岁月,太仓人弘扬郑和精神,用全球化视野看港口,破解发展难题,培育发展动能,服务长三角、长江经济带,“航”出了“以港强市”的长三角“增长极”。

  2020年8月底,世界港口航运业权威机构劳氏日报如期发布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排名。太仓港位列第30位,比2016年榜单的39位又上升了9位,超过了英国伦敦港、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日本大阪港、韩国仁川港、台湾地区基隆港等老牌港口。不断蹿升的业绩彰显了长三角影响力,也提升了太仓综合实力。“十三五”期间,太仓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7位,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用全球化视野建设集装箱港口

  2020年12月26日,风和日丽。海瑞2034E装载646个标箱从太仓港开往日本关东,装载339个标箱开往日本关西;和盛2052E装载364个标箱开往日本九州及韩国釜山;远耀2017S装载672个标箱开往越南胡志明及泰国曼谷林查班。一天之中4个航班运出2000多个标箱,对于全球第65强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来说是“家常便饭”,也生动诠释了太仓港“十三五”以来的繁荣进步。

  5年来,太仓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一带一路”交汇点等机遇,揽货源、开航线、提效益、推项目、优生态,全力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发现码头通过能力这一短板后,太仓港促进润禾码头、扬子江海工码头、万方码头5号堆场、华能电厂小码头修复工程、华能煤炭储运中心码头工程等通过验收,开工建设海通汽车物流中心、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使得太仓港对外开放泊位达到37个。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和沿江首个实现堆场全自动化的集装箱码头。

  航线是太仓港连接国内外的重要通道。太仓港与上海港、宁波港开展战略合作,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分工,加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循环,与上海港实现了通关通检一体化,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按海港化管理的江港,执行与上海外高桥港区同等的管理措施和收费政策,获批进口水果、粮食指定口岸资质、食用水生动物、进口肉类等指定口岸,集装箱航线进入“近洋、内贸、洋山、长江(运河)”全线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覆盖近洋22个主要港口和沿海、长江、运河主要港口。

  “十三五”时期,太仓港成为拉动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引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助推器”和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主力军”。

  为长三角企业降本15.6亿元

  面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2020年的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仍然实现正增长,预计为520万标箱,同比增长1%。520万标箱是一个什么概念?假如把这些标箱一个挨着一个排队,按照一个标箱6.056米计算,这条长龙要绵延315010公里,接近5条长江的长度。

  520万标箱的实践也表明,太仓港不仅极大地方便了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外向型企业货物进出口,而且帮助他们成功挖掘到了“第三利润源”。与过去直达上海港的物流模式相比,货走太仓港一个集装箱就降低物流成本300多元,520万标箱就等于帮助外向型企业降低了15.6亿元物流成本,同时极大地降低了上海交通拥堵的压力。

  随着沪苏通铁路通车以及南沿江、北沿江等铁路加快建设,太仓港为长三角企业降本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港区是太仓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也是520万标箱的直接受益者。依托太仓港,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队”,高端装备、新材料、健康诊疗等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央企、美企、世界500强企业集群特色彰显,临江现代物贸基地高质量建设,宝洁、斯凯奇、似鸟、大宝赢等总部税源型、电商平台型项目毗邻而居,国家级功能载体太仓港综合保税区释放改革红利。

  港城“长虹”绵延13.5公里

  万里长江13.5公里的“龙舌”之上,91个泊位如长虹卧波,集装箱、件杂货、干散货、液体化工、装备制造5大作业区一派繁忙景象。港城的绵延灯火与其相得益彰,展开让人怦然心动的画卷,丰富令人向往的诗意栖居。

  “依托太仓港,我们确定了千亿物贸的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引进更多的物贸产业项目。”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5年来港区推进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出口导向向进出口并重、物流周转向价值创造转变,强化品牌招商、精准招商,高质量建设临港现代物贸产业园,加快建设港口航运物流运营中心、知名品牌物贸结算中心、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中心和楼宇经济创新创业中心,集聚了斯凯奇、希杰荣庆、似鸟、大宝赢、京迅递等一批物贸经济项目,捧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奖牌。

  过去太仓港、临江产业发展较快,而港城发展相对较弱,不少功能依赖城区和上海作支撑。但是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长期一快一慢,脱节分离。“十三五”时期,港产城加速融合发展,建成五洋滨江广场、邻里中心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总投资4.5亿元的太仓港科创园项目按照“扬子杯”标准建设、太仓港区医院按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建设,相继开工浏家港幼儿园、浮桥中学、浏家港中学、港城中专、港城二小、港区幼儿园等项目。

  与此同时,绿色成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底色。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施,促进“一核一廊二园三横三纵”生态体系加快建设。(特约通讯员 李孝忠 江苏经济报记者 谢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