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这段话出自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讲话。
荒漠化一直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之一,不仅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还会引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基于区域生态条件复杂多样、荒漠化土地类型存在差异的特点,我国采取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方式,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以内蒙古为例,作为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占比较大的地区,内蒙古广泛选用耐干旱、固土保水能力强、防护性能好的树种草种,探索出草方格固沙、以路治沙、科技治沙等多种手段,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几台全天候无人植树机器人同时作业,大大提高了开沟、植苗、浇水、覆土等各环节的效率;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五横八纵的穿沙公路不仅方便运送治沙物资进入沙漠腹地,更将沙地细化为一个个治理单元,形成“分域分区分割”的防沙治沙新格局。同时,秉持“向沙漠要土地、向沙漠要资源、向沙漠要效益”理念,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银沙湾、新疆精河县木特塔尔沙漠等景区,从沙漠治理中挖掘产业发展潜能,开发出沙漠越野、沙漠康养等新“玩法”,曾经被视为荒凉之地的沙漠已成为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实现着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湿地保护方面,宁夏、甘肃、新疆等地通过建立完善湿地分级管理制度、加强湿地生态补偿投入、退耕还湿等举措,有效提升了本地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水平。人们在湿地公园里漫步,近距离感受鸟鸣虫唱、水草丛生。目前,我国已建成2200多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全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走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离不开高品质生态环境的支撑。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湿地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持续完善以国家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保护制度,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