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机更新 填平发展“洼地”
“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上周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透露的这则信息引起社会广泛热议,且备受太仓人的关注。因为在省内,太仓是开展城市更新的先行者之一。
2021年12月,太仓正式启动古松弄、胜利村、原城三小地块城市更新工作,迈上了靶向治疗城市“老化病”、解决历史欠账的“城市向新、生活向上”之路。目前,古松弄地块居民回迁已开始,胜利村、原城三小地块也在火热建设中。太仓的这一实践,是对国家决策的预演,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精准施治的更新逻辑,体现着因地制宜的选择智慧。太仓城市更新只挑最合适的对象:古松弄地块为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居民强烈要求更新;原城三小地块为市内第一批商品住宅,地势较低、下雨就积水,居民怨声载道;胜利村地块为全市最典型的城中村,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也很强烈。太仓把这三个地块列为城市更新试点,并选择“就地重建、居民回迁”的策略,可谓是实施“点穴”式更新,“一点即中”,有中医讲究的“一穴通而百脉通”的效果。
有机更新的价值坚守,彰显着以人为本的城市初心。城市更新启动之初,太仓便致力于突破传统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模式,以一流标准打造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三年多来,太仓着力推动三个地块的居住空间提质更新、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并深入城市肌理,把居民生活休闲、商业街区、古松等历史遗存、留住乡愁记忆等因素结合起来考量,努力将三个地块打造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宜居片区,节能低碳、数字智能的绿色片区,富有文化底蕴、水乡风情的特色片区,尽显为民初心。
如今,率先竣工的古松弄地块已“华丽转身”,“有住户在阳台上铺渔网防止楼上的水泥块脱落砸到人”等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当太仓发展的“洼地”被填平,城市更新便成为通向幸福城市的新通道。(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