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吞吐量逆势上扬 1至10月吞吐货物1.85亿吨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朱敏
时间:2016-11-28
昨日,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的“远景”号从日本关东载回近900个标箱,“远新”号从日本关东载回近900个标箱,“黑尔逊”从日本关西载回近900个标箱,“新明州”号从东南亚载回500多个标箱。在太仓港集装箱海运有限公司带动下,太仓港1至10月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1.85亿吨、324万标箱、61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8%、11%,在国际航运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持续呈现逆势上扬态势。在港口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太仓港注册经营和投运的集装箱和散杂货码头以及外贸航运企业,也全部实现盈利。
今年以来,太仓港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与上海港、宁波港开展战略合作,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分工,加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循环,加快改革创新,加快码头建设,加密航线航班,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目前,全港已建成码头泊位82个,总设计吞吐能力达1.4亿吨、435万标箱;开辟各类集装箱航线183条,其中近洋航线22条、内贸航线45条、洋山支线40条、长江(运河)支线76条,基本建成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内贸转运枢纽、远洋中转基地。
各家码头公司着力提高装卸效率,不断提升行业知名度,多措并举吸引越来越多的货物和船舶选择太仓港走货。目前,从太仓港进出口的外贸企业已扩大至25个省(市)2885家,每年为江苏及长江沿线企业节约集装箱物流成本约6亿元,438家在太仓港区注册和经营的港口码头、物流、运输、仓储及港口关联依存企业上缴税收总额达37.68亿元。这也助推了太仓港跃升为长江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口岸、长江进口铁矿石第一大港,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百强榜第39位,成为拉动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引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助推器”和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主力军”。
太仓港口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太仓港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朝着江苏江海联运港区龙头、长江水运集散中心,深度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分工的重要北翼,辐射带动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进出口门户的新目标迈进。
全面建成集装箱干线港。太仓港将推进“远洋干线、近洋干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长江(内河)支线”五线同步发展,形成苏南、长江(内河)沿线的近洋和内贸货物在太仓港直接出海、远洋货物在太仓港直接或中转洋山港出海的运输格局。
构建综合立体转运体系。太仓港将着力推进集装箱四期工程、太仓港铁路专用线、汽车滚装码头等一批平台建设,形成江海转运码头平台和“铁、公、水”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
推进口岸改革创新试点。太仓港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相关口岸资质,打造“特色口岸、智能口岸、高效口岸、安全口岸”,建成全国领先的口岸环境。(记者 李孝忠)
今年以来,太仓港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机遇,与上海港、宁波港开展战略合作,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分工,加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循环,加快改革创新,加快码头建设,加密航线航班,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目前,全港已建成码头泊位82个,总设计吞吐能力达1.4亿吨、435万标箱;开辟各类集装箱航线183条,其中近洋航线22条、内贸航线45条、洋山支线40条、长江(运河)支线76条,基本建成近洋直达集散中心、内贸转运枢纽、远洋中转基地。
各家码头公司着力提高装卸效率,不断提升行业知名度,多措并举吸引越来越多的货物和船舶选择太仓港走货。目前,从太仓港进出口的外贸企业已扩大至25个省(市)2885家,每年为江苏及长江沿线企业节约集装箱物流成本约6亿元,438家在太仓港区注册和经营的港口码头、物流、运输、仓储及港口关联依存企业上缴税收总额达37.68亿元。这也助推了太仓港跃升为长江集装箱运输第一大港、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口岸、长江进口铁矿石第一大港,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百强榜第39位,成为拉动江苏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引擎”、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助推器”和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主力军”。
太仓港口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太仓港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朝着江苏江海联运港区龙头、长江水运集散中心,深度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分工的重要北翼,辐射带动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进出口门户的新目标迈进。
全面建成集装箱干线港。太仓港将推进“远洋干线、近洋干线、内贸干线、洋山快线、长江(内河)支线”五线同步发展,形成苏南、长江(内河)沿线的近洋和内贸货物在太仓港直接出海、远洋货物在太仓港直接或中转洋山港出海的运输格局。
构建综合立体转运体系。太仓港将着力推进集装箱四期工程、太仓港铁路专用线、汽车滚装码头等一批平台建设,形成江海转运码头平台和“铁、公、水”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
推进口岸改革创新试点。太仓港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争取相关口岸资质,打造“特色口岸、智能口岸、高效口岸、安全口岸”,建成全国领先的口岸环境。(记者 李孝忠)
责编: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