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村 别样农业成就“东林一粟”
过了秋分,秋色渐浓。在城厢镇东林村,稻浪滚滚,瓜果飘香,米厂内机声隆隆,穿田而过的小火车将乡村美景串珠成链……这一老牌“网红村”让游客们近悦远来,已然成为国庆小长假“微旅游”的首选之地。随着秋收秋种的到来,村里处处涌动着秋天带来的充实与忙碌。
从昔日穷村到城厢首村,以循环农业为抓手,一产发家、二产兴家、三产旺家,随着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如今,一幅产业强、生态美、人气旺的乡村发展画卷正在东林村徐徐铺展。
■循环农业再扩大,拓宽特色发展路
循环农业是东林村的金字招牌,10余年的发展探索,东林村走得大胆又稳健。从合作农场奠定农业机械化基础,到生态羊场探索“田养畜、畜肥田”模式,再到率先引进秸秆青贮设备,最终形成“种植-秸秆饲料-养殖-肥料-种植”为特色的现代农牧循环农业模式。如今,“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轮驱动循环模式备受关注,成功获评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去年,东林村循环农业进入2.0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粒米”“一根芽”“一头牛”“一根菌”四个新节点,拓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我们的豆芽基地设计产量200吨,现在基本上已经达到这一目标。同时,我们的业务范围遍布华东地区,像叮咚买菜、美团、盒马生鲜等等,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说,站在东林村‘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公司正加快发展。”苏芽农业科技(太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春告诉记者。和豆芽基地一样,以循环农业为根基,东林村组建金仓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投资建设生态养殖场、万吨级秸秆饲料加工厂、金仓湖米业、有机肥料厂以及食品加工厂,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价值。其中,生态养殖场年出栏育肥羊6000头,食品加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对羊进行深加工,生产羊肉卷、白切羊肉、红烧羊肉、羊杂汤等产品。而东林出产的有机富硒米也在市场上打出了名号,实现了农业品牌化。
■新老接力,10人管好2200亩水稻田
曾经,村民们住进了集中安置小区,“村里的地谁来种”一度成为困扰东林村发展的问题。
乡村变化之大,不仅在田间地头。在东林村广袤的土地上,新老农人也在科技革新中交过农业接力棒。“和我想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差距很大。”沈楠是一名00后农业委培生,主要在东林农场中负责水稻和瓜果种植管理,“东林的机械化水平很高,我们翻地是用拖拉机,打药水是用无人机,除了种地,还会配合高校师生做一些农业上的实验。”
秸秆发酵成生态饲料,饲料喂养出美味湖羊,羊粪处理成生物肥料,肥料再抛洒回田野,孕育出东林大米。循环农业离不开的这片土地,如今,2200亩水稻田从插秧到收获,全程只需要10个人就能完成。此外,东林村还建成了以智慧大脑为支撑的一体化农业平台,包括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三大平台,引进智能灌溉、北斗导航、飞防植保、激光平整等新兴科技,实现农业“四精准”,助推全程机械化。“原本用植保机四五天才能打完的地,现在如果四台无人机一起飞的话,一天就能全部打完。”沈楠说。
目前,东林村绿色高质水稻、小麦总产量突破2000吨,每年向市场提供优质羊肉250吨。同时,通过消纳报废秸秆、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3000吨,每年可节约青贮饲料种植面积约6000亩、节省化肥用量约30%。
■产业兴旺风景宜人,农文旅步伐加快
“去年,我们开始品牌运营,一到村里就发现,整个村的生态很好。”杨加友是味稻东林·中德乡村文化体验中心运营负责人,他的“味Dao餐厅”位于田园新干线新横站边,餐厅外观是一节火车车厢。餐厅两边是广阔的稻田,3.9公里彩虹路纵横其间,天蓝、水清、景美,仿佛置身于宫崎骏的漫画之中。每到周末,这里便成为亲子出游研学的聚集地。杨加友告诉记者:“围绕这一乡村生态,我们打造了很多‘稻文化’主题活动,比如稻的手工坊、自然研学等,不需要很多硬件设施设备去呈现,大多依托于东林村已有的自然资源及产业。”
当前,东林村正在深化发展果园采摘、休闲垂钓、科普体验、农家餐饮等三产服务业,“味稻公园”“生态果园”“四季驿站”“穗月广场”“萌芽工坊”等打卡点也将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个性化乡村深度游体验。谈到村里近年来的发展,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列出了一组极具代表性的数据:2021年,东林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100万元,同比增长约10.5%,村民可支配收入4.5万元,同比增长约11.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苏齐芳表示,“我们东林村在今后也将依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节能减排、水的治理、减少空气污染上做文章,使东林村成为全国零碳村,真正做到让‘农田变成景区,田园变成公园’。”(见习记者 顾嘉乐/文 闵王恺文/图)
新闻中心
更多- 航天级材料“飞入寻常百姓家” 诺伊曼用科技呵护健康睡眠
- 太仓港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建设全速推进 “物流流量”加速转为“经济增量”
-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太仓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
- 港区重点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端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 “千亿制造”锻造发展新动能
- 智能物流装备“搬运”天下货
- 围绕光通信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精准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双辰科创谷用心谋“芯”篇
- 世纪互联三期智能算力中心项目总投资30亿元,预计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太仓有“数” “智”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