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大能量 太仓城厢镇让“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火灾面前莫惊慌,报警逃生两不忘;公共楼道堆杂物,火灾逃生拦路虎;消防设施别乱动,关键时刻有大用”……一大早,太仓城厢镇南区社区长春弄内,居民小组长朱桂英拎着小喇叭走街串巷,一边和街坊们打着招呼,一边宣传普及消防小知识。
消防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为了防患于未“燃”,城厢镇将党员代表、居民小组长、外卖员、网格员等组织起来,组建6支宣传小分队,分别在商圈广场、小区门口、沿街店铺等点位,拿起小喇叭,用亲切的乡音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小喇叭‘说’的话一听就懂,形式也很新颖生动,很容易就能记住。”南区社区居民王阿姨说,相比以前的消防传单手册,小喇叭更加生动直观,一下子就让她记住了防范消防隐患的要诀。
小喇叭宣传队是城厢镇近期打造的全新宣传方式,用小喇叭打通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和政府的“好声音”“深”入人心。除了消防安全之外,社区通知、政策解读、文化活动预告、健康知识普及等等方面的内容都会通过小喇叭进行传播。
“相比传统的传播模式,小喇叭最大的特点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城厢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喇叭宣传小分队的成员们都是社区的“熟面孔”,他们中有居民小组长、老党员、快递员等等,“这些人普遍熟悉社区的民情民意,知道大家爱听什么,也知道该用什么的方式让大家听见小喇叭的声音。”
为了让小喇叭的“声音”更加亲切,城厢镇还会定期向居民们征集小喇叭的宣传内容,了解群众们最急需的服务在哪里,在宣传的过程中也会尽量使用居民们最熟悉的乡音,以家常话、口头语、歇后语等为主,避免使用长篇大论、一板一眼的“播报腔”。
随着宣传领域的不断拓展,城厢镇还计划邀请辖区的“乡土名人”“民俗专家”“草根艺人”“五老五青”等,扩充“宣传小分队”,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把更多“好声音”送入寻常百姓家。
(苏报融媒记者 周哲 刘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