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花开遍幸福太仓]文化沃土滋养文明城市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柏春芳 时间:2020-12-03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市用文化浸润文明,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城市气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勾勒出一幅幅幸福图景。
  让文明“润物细无声”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在中心广场举行的一场文艺演出中,舞蹈《马路天使》让广大市民在观赏节目的同时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垃圾分类理念通过三句半、小品等形式,能更容易让市民接受,并付诸实践。”市文体广旅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
  市民文明行为的养成,不能靠简单生硬的说教,而是要通过文化沁润于心。11月14日,城厢镇县府社区举办“一粒米的旅程”节粮爱粮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稻米的生长过程,以及种植稻米所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形成爱惜粮食的意识,养成光盘的好习惯。
  市文体广旅局通过“我们的节日”“诵读经典”“道德讲堂”等活动和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市民亲近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8月,我市文化书场有序恢复运营。不少中老年观众直呼“久违的快乐又回来了”。市文体广旅局向21家书场配送演出资源,年均配送评弹演出3800余场,服务观众20余万人次。市文体广旅局文化艺术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开展的“欢乐文明百村(社区)行”、文化书场等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文化与文明相辅相成,同时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阵地作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彰显文化魅力,让文明“润物细无声”。
  激发城市内生活力
  “平时没有接触过古琴,今天第一次听,感觉忙碌的生活慢了下来,身心得到很大放松。”日前,市文化馆小剧场举办的一场古琴演奏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聆听,市民吴女士表示,演奏者身着传统服饰,行传统礼仪,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音乐之美、礼仪之美。
  “像这样的文化活动,文化馆一年要举办300多场。”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陈艳芳介绍,《娄东戏台》每个月10日、25日演出,《太仓乐坛》每个月20日演出,《舞林大会》逢单月15日演出,从孩童到长者,每一位市民都能乐享属于自己的文化大餐。
  除了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宋文治艺术馆等文化场所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也很多。记者从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12月仅讲座进校园的活动就有3场,《物理在哪里》《中国节气——时间书写的二十四封家书》《我的自然笔记》分别在高新区三小、科教新城实验小学、高新区四小举行。
  今年疫情期间,各类文体旅活动“不掉线”。市文体广旅局延伸线上云服务,强化公众号、文化云平台线上服务,相继开展“云展览、云旅游、云阅读、云健身”等线上栏目。博物馆、宋文治艺术馆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出二十多期线上展览,文化馆“抗疫冲锋号”征集发布300余件原创文艺作品,市社体中心指导开展居家锻炼、网络赛事等线上体育活动,图书馆开通线上艺术培训课程、数字阅读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力量,让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得到提升。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活动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扩大了影响力。“如今的文化活动多种多样,大家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城市的文化气息也越来越浓。”不少市民对此深有感触。
  “我们将通过更加丰富的文体旅活动,激发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让文明之风吹遍太仓每一个角落。”市文体广旅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记者  杨拴明)

责编:柏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