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帮扶迷途"羔羊" 太仓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为零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茅丽亚 时间:2014-07-14
  太仓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实行庭前预诊、庭中治疗、庭后康复这一融刑事审判、社区矫正、社会帮扶、法制教育为一体的“三步诊疗式”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全市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保持平稳下降,重新犯罪率为零。

  “心灵良药”,帮他们敞开心扉

  小宇曾因成绩不好,职业高中辍学后在社会上游荡。去年因为殴打他人,情节恶劣,构成寻衅滋事罪,加上窃取他人手机构成的盗窃罪,数罪并罚,小宇判下来可不轻。

  为了让这个不愿沟通的少年打开心扉,“接诊”法官屈芳请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倪敏毓对小宇进行心理辅导。交谈中倪老师发现,小宇是一个因缺少家庭亲情关爱而出现轻微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的少年,不但染上了玩赌博游戏的恶习,还一次次去借高利贷,无力偿还。

  再一次“提审”小宇时,屈芳没有太多的言语,仅仅是告诉小宇,如果再有人逼债,可以直接联系法院。倔强的小宇默默低下了头。

  屈芳告诉记者,心理辅导后,专业老师会对个案单独制定《心理评估意见书》。“这样才能根据个案差异准确把握量刑尺度,寻求惩罚教育和改造挽救的最佳结合点”。

  庭中治疗 >>>

  “圆桌审判”,用温情感化

  去年6月至8月间,小珍容留他人卖淫被警方抓捕。这个稚气未脱的老板娘还未满18岁,她自己也曾是一个卖淫女,而且已有身孕。

  “我的衣服是陆庭长给的,孩子的衣服是张妈妈给的。”小珍口中的“张妈妈”,是在妇联工作的“合适成年人”张丽。鉴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中父母不能或不愿出庭的情况时有发生,太仓法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实施意见》,并从学校教师、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者中遴选热心青少年维权工作的人士担任合适成年人,建立“合适成年人备选库”,张丽就是其中一员。“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并帮扶未成年罪犯矫正。

  6月8日,小珍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元。紧接着,在现场的人民陪审员、心理咨询师等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针对小珍的“病症”进行“治疗”。小珍当场表示:“回去后,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把孩子养大。”

  庭后康复 >>>

  建新航家园,让浪子重生

  针对外来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难题,太仓法院近来打破户籍地的限制,与司法局联合下发《非太仓籍未成年犯本市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构建起非太仓籍未成年犯本市社区矫正体系,消除地域差别,实行平等保护,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同时,为了巩固对未成年犯的矫正“疗效”,太仓法院还与青年商会成立了“新航家园青少年关护基地”,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提供一个既能学到技术,又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工作岗位。(庄 超)

责编:茅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