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投资创业最舒心]“千条线”如何穿好“一根针”

来源:太仓日报 责编:郭惠红 时间:2020-11-04
  上面“千条线”,如何穿好基层“一根针”?记者日前探访双凤镇乡镇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简称“三整合”)改革工作,从他们的实践中找到了些许答案。
  该镇自推行“三整合”改革工作以来,实现便民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指挥调度一中心、基层治理一网格的“1+4”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基层 “瘦身” “强体”“健脑”三合一。
  ■优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瘦身”
  根据“三整合”工作目标要求,双凤镇按照“集中办理、规范透明、便民高效”的原则,为便民服务中心“瘦身”,让服务更便民,办事更高效。
  双凤镇推行“1+9+5”审批服务新模式,建成1300平方米的镇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1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造“能办事、会办事、快办事”的服务平台。该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一站式”窗口全进驻为标准,设置34个服务窗口,共有工作人员30多名,14个进驻部门,可办理67个总项135个子项,涉及投资建设、市场准入、民生综合和便民服务类等事项。
  服务中心设有税务自助开票机2台和市场准入自助服务区。此外,建有30平方米的智慧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备3台自助服务终端,后续将再配备2台自助服务终端,努力为群众提供“无缝隙、零距离”的“不见面”审批服务。通过简化办事程序,拓展延伸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上门办、预约办、延时办、帮代办等特色服务,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一位前来办理水电气的居民表示:“之前办理水电气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只要到大厅就能办好了,确实方便。”
  ■提效能 综合执法“强体”
  为了破解“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这个难题,双凤镇全面推进以相对集中处罚权、规范整合执法机构、执法重心下移、优化执法力量配置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双凤镇将城管、水务、农业农村、人社、动防、渔政、住建等7个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责整合,450项行政处罚权和部分行政强制权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实现过去多头执法的“职权分散”向现在的“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转变,建立综合执法一队伍,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
  “过去发现‘散乱污’企业,需要上报领导后再整合不同的执法力量前去执法;现在可以通过综合行政执法直接出击处置。”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调度 用大数据“健脑”
  “新闯村横港附近发现有车辆偷倒垃圾,请直线距离最近的两名队员前去支援执法,339省道卡口交警注意拦截该车辆。”双凤集成指挥中心收到网格员线索,马上通过智慧双凤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第一时间进行执法调度,让各部门 “协同作战”,处置违法违规问题。
  记者看到,该平台集成综治、水利、安监、环保等数据系统,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等多系统数据同步。双凤镇依托此平台对全镇网格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资源力量进行跨部门统一调度,通过实时监测、实时连线、实时传输,动态记录执法队员的移动位置和巡逻轨迹,形成巡办一条线、调度一张图,做到“5分钟”到现场,实现指挥调度、治安巡查、矛盾调解扁平化可视化,实现事件快速处置,执法精准高效。该平台通过对网格上报问题、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经济运行等数据的分析研判,为全镇运行和应急事件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为配合“大数据”建设,双凤全镇共划分14个一级网格、43个二级网格, 按照“一格一长一员一督”的原则,组成“4+N”网格管理队伍,设置728个巡查点位,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要求开展网格巡查,做到“应发现尽发现”。此外,双凤镇还建立了“一台受理、二级分拨、三层处置、四环监督”的案件处置流程管理体系,形成案件受理、分拨、处置、核查、结案、评价、考核的闭环链条。2019年至今,共受理案件64115件,办结率99.9%,满意率94.6%。(记者  周琦)

责编:郭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