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流量应有“边界感”
今年6月27日,江苏省委网信办发布了“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期间共清理相关有害不良信息3229条,处置属地违规网站平台及自媒体(账号)52个,约谈和批评教育160人次,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72条。
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江苏省委网信办自今年4月下旬开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
实际上,每当舆论热点出现的时候,无底线的蹭流量者总会趋之若鹜。有的是一哄而上,跟“网红”转。如过度围观山东“拉面哥”、跟风打卡菏泽南站、盲目探访南京“手冲咖啡”店;有的是捏造事实,无中生有。如今年2月份的“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还有的是利用热点,捕风捉影。如江西铅山县15岁少年失踪事件、重庆“胖猫”事件……受众的猎奇心理、巨大的流量红利、可观的经济效益,种种因素的交织让一些不良的自媒体人有机会、有空间、有平台炒作热点、制造话题、博取关注。
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属正常现象,不同的观点应被尊重,多方的加入或许能让真理越辩越明,推动问题解决和社会进步,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有毫无约束、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出现,这就是底线、原则、边界。否则,易误导公众,搅乱舆论场,乃至造成社会的撕裂。
当前,中央网信办部署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仍在各地开展,包括整治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严格营利权限开通条件、优化流量分发机制等内容,这当中既有立足当下的务实之举,也有着眼长远的制度建设,多方面入手杜绝此类不良现象。
顶层设计是一方面,平台方、自媒体人、社会公众的协作也非常重要。平台方应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内容审核,对违反规定的账号及时查处封停;自媒体人要加强自律,恪守职业道德,生产更多高品质内容;社会公众则应提升信息的甄别能力,不猎奇、不做推波助澜者,从源头上斩断不良需求。只有凝聚起合力,网络空间才能更清朗。
新闻中心
更多- 今年1~8月,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超51万辆,突破去年全年出口总量 汽车“出海”按下“加速键”
- 从传统速冻食品到融合地方特色的创新产品 三全食品重新定义“太仓味道”
- 太仓与弗劳恩霍夫协会签约 启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提升对德合作广度和深度
- 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召开 徐华东等走访慰问一线教师
- 培育“村字头”IP破译乡村流量密码
- 公司生产的一类、二类医疗耗材30多种,其中,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硅酮疤痕凝胶等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 圣惠医疗驰骋“医”+“美”赛道
- 徐华东调研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好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
- 我市干部群众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奋进力量